线索 (第2/3页)
习惯了时刻保持警惕、神识外放以感知危险的李三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和心性的逆转。
他失败了无数次。每次试图收敛气息,那种与外界隔绝、仿佛将自身置于绝对黑暗和寂静中的感觉,都会引发他内心深处对未知和危险的本能恐惧,导致功法中断。
“蛰龙潜渊,非为畏缩,乃待时而动……”李三反复咀嚼着开篇总纲,若有所思。他的“怕死”和“谨慎”,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对危险的过度敏感和对外界信息的依赖。而这门功法,却要求他放下这种依赖,将一切收敛于内,达到一种“内紧外松”、“藏锋于拙”的极致状态。
“或许,我之前的‘苟’,只是形似,流于表面。而这《厚土蛰龙诀》,才是真正的‘神藏’?”李三若有所悟。
他不再强求立刻进入深度蛰伏,而是尝试在日常生活中,一点点地练习收敛气息。走路时,将外放的神识收回一尺;打坐时,尝试将灵力运转的速度放缓一丝;甚至与人交谈时,也刻意控制情绪波动,让表情更显平淡。
这种细微的改变起初效果不显,但几天下来,李三惊讶地发现,自己对灵力的控制似乎更加精妙了少许,而且,那种因为强敌环伺而始终紧绷的心弦,竟然也略微松弛了一些。不是懈怠,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内敛的镇定。
这让他信心大增。
与此同时,在外围区域。李三布下的“空城疑阵”持续发挥着作用。赤霄宗的斥候又吃了几次亏,甚至有一名筑基初期的修士在探索一处废弃丹房时,触发了连环爆炎符和加强版的蚀灵散,虽然凭借修为硬抗了下来,但也弄得狼狈不堪,灵力损耗不小。
冯骥的耐心显然在一点点被消磨。围困的赤霄宗弟子开始出现躁动,小规模的试探性攻击变得更加频繁。收缩后的玄天宗护山大阵,在集中灵力后,虽然依旧摇摇欲坠,但每一次都能勉强撑住,这让冯骥更加疑神疑鬼,不敢轻易发动总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