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蛰伏与新生  苟道仙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蛰伏与新生 (第1/3页)

    第十八章 蛰伏与新生

    地火洞穴中的日子,没有日月轮转,只能依靠计算呼吸和轮值来大致判断时间的流逝。转眼间,自传送至此已过月余。

    这一个月,是玄天宗残部最为艰难的适应与蛰伏期。

    洞穴被命名为“蛰龙居”,取意于《厚土蛰龙诀》,寓意在此地蛰伏,以待来时。

    在李三的统筹和孙长老的辅助下,幸存下来的二十三人(包括李三自己)逐渐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小团体。

    生存是首要任务。

    周猛带领的侦查小队,在李三划定的安全区域内进行了数次谨慎的探索。他们摸清了附近几条主要通道的情况,发现了一些可以食用的地下菌类和一些耐阴的苔藓植物,虽然味道苦涩,但至少补充了辟谷丹的不足。最重要的是,他们确认了那处地下水源的稳定和安全,解决了饮水问题。

    孙长老则带着两名略通炼器、炼丹的弟子,利用地火,开始了艰难的“再生产”。材料极度匮乏,他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将战斗中损坏的法器重新熔炼,修复那些受损不太严重的。孙长老甚至尝试用找到的几种耐热矿石和妖兽骨骼,成功炼制出了几把粗糙但实用的石斧和骨矛,大大提升了采集和防御的效率。丹药更是稀缺,仅有的灵草被小心培育,希望能延续下去。

    修炼是立足之本。

    地火脉的存在,使得“蛰龙居”的火、土灵气远胜他处。李三将简化版的“蛰龙吐纳术”普及开来,这种法门在此地环境下效果显著。加上之前突围时生死搏杀带来的感悟,以及如今心无旁骛的苦修,几乎所有弟子的修为都有所精进。

    李三本人更是进展神速。《厚土蛰龙诀》仿佛天生就适合这种地底环境,在地火和厚重土气的滋养下,他丹田内的土黄色灵力愈发精纯浑厚,修为稳步向着筑基中期巅峰迈进。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那枚石珠和《万符详解》,制符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已能稳定绘制出二阶中品的“石甲符”和“地刺符”,大大增强了团队的防御和应变能力。

    然而,危机并未远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