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24.万春县 (第2/3页)
州中,地方官员以关学系为最大的派系,至少七成以上的州郡县主官都是由关学系中人担任的。
在当今的大夏朝堂上,有三大政治派系,一个是代表了元老派和中州门阀世家的中州系,一个是依托江南财阀的东阳党,还有一个就是这关学系了。
所谓关学系,就是以出身于雍州三大书院的官员为骨干组成的政治派系,这个派系的特点是具有最为明显的平民化倾向,盖因该派系的成员大都是出身于雍州一带的中产阶层。
由于其固有的阶级立场,关学系在当今算是有一定进步倾向的政治派系,这个派系对于西北以武将世家、地方豪强为核心的军界现实很不满意,所以一直以来都在倾力扶持平民派的将官,比如张耀、贺伦这些人的涌现就是关学系大力扶持的结果。
除了边军以外,在地方兵以及地方官府的武职系统中,也存在世家与关学系争夺的局面。雷川这次能够出任万春县县尉,也是定西郡郡守李谦坚持的结果。
目今的定西郡郡兵部队中,以胡家为首的武将世家影响力极为强大,由于这些世家的把持,郡兵在剿匪问题上一直都是很不积极,关注点都在搞钱以及为各大世家豪强的产业保驾护航之上,导致定西郡的南北山区匪患成灾。
所以,以李谦为代表的关学系官员一直都在设法扭转这个局面,物色合适的人选向郡兵和武职系统渗透。
不仅是雷川,定西郡各县都有一些从边军中转业回来的人被安排进入了郡兵以及各县的武职系统,也都与此有关。
另外,万花乡新任的乡长谢瑜,也是李谦放在这边的一颗很重要的棋子。
江昊是在万花镇的酒席上第一次见到谢瑜的,这个谢瑜当时也才不过十八岁,比江昊还要小了一岁。
后来江昊才知道,谢瑜出身于关学系官员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算是高官,他本人也是年仅十八岁就高中殿士。
大夏的殿士分为三等,第一等就是殿试的前三名,被称为“魁元”、“仲元”以及“季元”,相当于蓝星上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而第二等则是从第四名到第二十名,第三等就是二十一名以后了。
按照大夏的相关制度,科考的第一等可以授予六品官职,不过都是在朝廷的清要部门任职。第二等则是可以授予七品官职,通常会被任命到地方上担任县令或者州郡的属官。至于第三等则是直接授予八品官职,而且通常要先在乡里任职,经过一到三年的“试用期”之后才会调回县里担任县丞、或者调去州郡的有关部门。
谢瑜就是第三等,现在就是要去万花乡担任乡长,算是他的“试用期”。
虽然是官宦子弟,但谢瑜没有一点纨绔习气,而是一个在各方面都很努力的有志青年。
在抵达万春县城的次日,江昊再次遇到了谢瑜,也是在雷川的酒席之上。
谢瑜也是因为有事要去郡治定西城的,所以才来到了万春县城。
因为江昊本来是要直接登船去往苍雷城,不过在酒席上就说好了两人结伴同行,所以就改变了行程,先跟谢瑜结伴去定西城,然后再独自从定西城去淇水城,在淇水城再登船前往苍雷城。
反正对他来手都无所谓,走陆路更能多了解一些这边的风土人情。
次日一大早,江昊和谢瑜各自骑了马,另外还有一个谢瑜的老仆赶着一辆马车,马车上拉着谢瑜的行李,出发前江昊帮着装车,谢瑜的其他行李其实不多,主要是带的书很多。
江昊想着到了万花镇之后可以向他借书看。
再就是江昊的马多,骑了一匹之外还有五匹,都跟在后面,弄得这支小小的三人队伍还有点上了规模的样子。
途中,江昊发现这谢瑜看起来弱不禁风,但骑术竟然不错,一问之下才知道,关学系秉持先圣的六艺教导,诗书礼乐骑射,所以人人在书院读书时都要习练骑射之技。
在现今的士林之中,有“六艺”与“小四艺”的说法,不过在六艺上狠下功夫的读书人已经不多,也就是以关学系为主。至于关东的读书人,大都沉迷于小四艺,便是琴棋书画,再加上喜好吟诗颂赋、自以为风流才子,会骑射的已经是寥若晨星了。
大概是因为习练骑射的原因,谢瑜也还修炼了武功,只是修为不高,区区三品而已。
虽然这三品武者在江昊眼里完全不够看,但是搁在一般人眼里三品总归是入境武夫、已经算是很厉害的练家子了。
想不到这家伙还是文武双全啊,果然是系出名门啊。
就在一行车马离了万春县城、朝向东北方向行了三四十里路程时,忽然看到前面南侧的一座山峰背后的山凹有浓烟冲天而起。
“这是怎么了?山林失火?”谢瑜皱起了眉头。
江昊道:“不对,好像是有山贼劫掠村子的样子!”
之所以这样说,并非是因为他开启天眼看过了,而是因为顺风传来了哭喊声、喊杀声以及兵器碰撞的叮当声。有这么明显的情况,连开天眼都不用就可以断定了。
江昊这么一说,谢瑜也就听见了那些声音,他立刻道:“不行,这事不能不管,咱们赶过去看看?”
“好!”江昊道。
谢瑜跳下马,转身从车厢里取出弓箭挂在马鞍边,然后对老仆道:“张伯,你赶快赶回万春城,去找雷县尉调兵前来救援!”
“少爷,不可!你与我一起去万春城调兵!”张伯已经看出了谢瑜也想要赶到那村子去,但那是何等的危险?少爷一旦有事,他怎么给老爷和夫人交待?
“快去!”谢瑜喝道,当即翻身上马,与江昊一起朝向前面岔路上飞驰而去。
张伯无奈,知道此时自己不可能劝住少爷,当下一甩长鞭、赶着马车沿着官道加速朝向来路的方向飞驰而去。
再说谢瑜和江昊策马来到山凹北边的坡上之后,举目看去,就看到前面果然是有个村子。这个村子不大,目测也就几十户人家,而此时那村子已经至少有十几户的房子都已经燃烧了起来。然后村里传出了喊杀声和兵器碰撞的声音,村子的北口这边有一群村民扶老携幼、牵着牛驴赶着猪羊、哭喊着踉踉跄跄地奔逃了出来。
此时,江昊不用开启天眼就能够感知到此时村里有人在交战,不时传来箭矢破空之声,还有兵器碰撞的叮当声以及喊杀声。
感觉到还留在村里的人还有一百五六十,其中大概山贼一方有上百人,而村民中的抵抗者有四五十人的样子。
江昊正待策马朝向村里冲去,却只见谢瑜忽然瞪大了眼睛,看向前面刚从村里逃出来的老弱妇孺,喝道:“叶姑娘,你怎么在这里?”
江昊顺者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群村民之中有一个年约十六七岁的少女,生得十分美貌,身穿女式的侠客袍,小蛮腰上挂着一柄连鞘的三尺长剑,手里牵着一匹桃花马,马背上坐着一个老妪、老妪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婴儿。
听到谢瑜的声音,那被称为“叶姑娘”的少女抬头看来,顿时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道:“谢书生!你怎么在这里?”
谢瑜道:“我要去万花镇,路过这里,看见有烟火冲天而起,所以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那叶姑娘道:“是有山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