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间奏·刀 (第1/3页)
黑瞎子问吴三省这些图纸从哪里来。
吴三省说:“我有一个朋友,曾经去过长沙。他在一个研究所发现了这些图纸,我通过这个朋友,得到了他们。”
黑瞎子对张起灵道:“我当时觉得挺神奇。因为根据吴三省的说法,这座楼在上个世纪初就已经存在于广西大山地下。”
“那个时候要悄无声息在那里建造一栋建筑,难度非常之高。我们先不说建材问题,单说找到一个能够容纳下一座古楼的地下空间,都很困难。”
“但是你知道更有意思的是什么吗?”
张起灵摇头,示意他继续说。
黑瞎子轻笑。“跟你讲故事真没意思。要是别人,说不定还能捧两句。”
陈皮阿四盘口里有个天津伙计,早年确实学过相声。不过那玩意儿在他当学徒的时候着实不怎么赚钱,后来就改行了。
这伙计还挺会捧哏。可惜黑瞎子和他说过两次话,就懒得讲了。没什么意思,他也不是真的话痨。
当时他跟哑巴说话,哑巴就会看向天津伙计,示意他跟那伙计说去。
跟这种不记事的人沟通,确实比较难。毕竟举目无亲,一个人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防备心强可以理解。
对于黑瞎子的调侃,张起灵调整了一下表情,变得正直且谦逊。他说:“请继续讲。”
黑瞎子:“……”
官腔学的挺好,下次不要学了。
他开始解答刚刚的悬念。“更有意思的是,吴三省说那个地下空间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开凿。”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张起灵只是不记事,但经年累月的经验如同身体的肌肉记忆一般,仍在努力工作。
这意味着,在不知道哪个年代,有人在这里布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开凿空间。并且这个空间是提前计算好,早在动工之前,这些人就知道至少要将空间开拓到什么程度。
但这样大的人力物力不可能在当地没有一点风声。
或许,这些人开拓空间的手段不是利用大量人力物力,而是机关。可是,什么样的机关能够快速挖掘出能够容纳一座高楼的空间?
那个年代根本做不到。
也许,在时间的尺度上,这个计划早早便展开。有人花了几百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