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引气术 (第1/3页)
“林渊在藏经阁选了《引气术》”这件事,就如同在平静的青阳宗外门里,丢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不,准确地说,是一颗“笑弹”。
其爆炸的威力之强,扩散范围之广,后续影响之深远,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林渊,彻底取代了“膳食堂的张大山偷吃灵兽口粮”和“炼丹房的李师妹炸了三次丹炉”,成为了青阳宗外门当之无愧的、热度第一的“顶级流量”和最大的笑柄。
他的传说,被编成了各种版本,在弟子们之间口耳相传。
“听说了吗?那个林渊,现在每天天不亮,就跑到外门广场上,对着朝阳修炼《引气术》!”
“何止啊!我还看见了呢!他那姿势,那叫一个标准!那表情,那叫一个虔诚!一呼一吸之间,仿佛在参悟天地大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修炼什么失传已久的神功呢!”
“神功?我看是神经!我昨天路过,亲眼看到一只觅食的‘寻风鸟’,在他头顶盘旋了三圈,然后拉了一泡鸟屎,精准地落在他头上,他愣是半个时辰都没动弹一下!美其名曰‘天人合一,不动如山’!”
“哈哈哈哈!真的假的?那他岂不是成了我们青阳宗外门的‘鸟粪禅师’?”
“何止鸟粪禅师,他现在外号可多了!‘引气术大师’、‘返璞归真第一人’、‘修仙界的活化石’……每一个都如雷贯耳!”
这些流言蜚语,林渊自然一清二楚。
事实上,其中好几件“糗事”,还是他自己“不经意”间,故意泄露出去的。
比如此刻,清晨,外门广场。
林渊正盘膝坐在一块青石上,面朝东方,双目微闭,双手在身前结成一个古怪而又简单的手印,随着他那悠长而缓慢的呼吸,他周身稀薄的灵气,正以一种肉眼可见的、蜗牛爬一般的速度,被吸入体内。
这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一个资质正常的弟子,用黄阶功法修炼一个周天所吸收的灵气,可能都比他在这儿“光合作用”一上午要多。
不远处,几个早起练剑的弟子,对着他指指点点,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嘲笑。
“快看,大师又入定了!”
“你们说,他这样练,猴年马月才能炼气二层?”
“别尬黑,人家这叫‘大道至简’!我们不懂,是我们境界不够!”
林渊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脸上甚至还露出了一丝享受的、如沐春风的微笑。
他就是要这种效果。
他要让所有人都相信,他,林渊,就是一个脑子不正常的、沉迷于基础功法的书呆子、一个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蠢货。
只有当所有人都把他当成一个笑话时,他才能在所有人的视线盲区里,安全地,执行自己真正的计划。
“林哥!林哥!我的亲哥!”
一个圆滚滚的身影,像肉球一样滚了过来,打断了这“神圣”的修炼氛围。
张胖子手里提着一个食盒,满脸痛心疾首地看着林渊头顶那还没干透的、可疑的白色痕迹。
“哥,咱不置气,咱不受这个罪了行不?”他从食盒里拿出一碗热气腾腾的、散发着药香的粥,“这是我特意求我叔,用三钱‘醒神草’和半两‘益智仁’给你熬的‘聪明粥’!你快趁热喝了,把脑子补一补!”
林渊哭笑不得地接过粥,心中却是一暖。
整个外门,恐怕也只有这个憨厚的胖子,是真心实意地在为他担心。
“胖子,你不懂。”林渊喝了一口粥,用一种高深莫测的语气说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根基,才是一切的根本。《引气术》,虽然简单,但它却是所有功法的源头。只有将最简单的东西,修炼到极致,才能窥见那无上大道的真正面貌。”
这套说辞,是他专门用来应付外界的说辞。
张胖子听得一愣一愣的,挠了挠头:“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林哥,你这根基,也打得太……扎实了吧?都快打到地核里去了。”
林渊只是笑笑,不再解释。
他将“聪明粥”喝完,便在张胖子“你保重”的同情目光中,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
那个方向,不是他的住处,也不是任务堂。
而是——宗门公共藏书楼。
---
与戒备森严、充满神秘感的藏经阁不同,公共藏书楼,就像一座对外开放的市立图书馆。
它坐落在外门一个偏僻的角落,只有三层高,里面存放的,都是一些不涉及宗门核心传承的大陆通史、地理志、人物传记、草药图谱,以及……海量的、早已被时代淘汰的、各种属性的基础修炼心得和理论典籍。
这里,不需要贡献点,所有外门弟子,皆可凭身份令牌,随意进出。
也正因为如此,这里平日里门可罗雀,除了几个负责打扫的杂役,鲜少有人踏足。毕竟,在修仙这个“时间就是生命”的内卷世界里,谁会浪费宝贵的修炼时间,来看这些不能直接转化成战斗力的“闲书”呢?
当林渊推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