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1/3页)
汴梁城门:韩通的红薯,比刀枪管用
通往汴梁的官道上,禁军队伍走得慢悠悠——不是磨蹭,是士兵们怀里揣着热红薯,舍不得走快,怕颠凉了。风顺着城墙根吹过来,带着点汴梁城里的烟火气,混着队伍里的烤红薯香,竟比陈桥驿的风暖了不少。
老赵骑在“踏雪乌骓”上,手里捏着韩通给的烤红薯,啃得嘴角沾着焦皮。韩通跟在旁边,铠甲上的铜饰晃着光,却没了往日守城门的严肃,反倒像个跟着兄长赶集市的后生,时不时瞅一眼老赵怀里的黄袍布包。
“点检,前面就是朱雀门了。”韩通指着远处朱红的城门楼,“守城门的是俺的副将李三,昨儿个已经传了信,他不敢拦——就是……宫里的大臣们,怕是还在等着您领兵北上的消息。”
“等着就等着。”老赵把红薯皮往马背上一扔,“让他们先尝尝朕的烤红薯,再议别的。”
说话间,朱雀门已经近了——城门大开着,李三领着一队士兵站在门口,手里没拿刀枪,反倒个个捧着个油纸包,见老赵过来,赶紧迎上来:“点检!韩将军说您爱吃烤红薯,俺们连夜烤了些,还热乎着呢!”
老赵翻身下马,接过李三递来的红薯,掰开来一看——里头金黄金黄的,比老李烤的还软乎,显然是怕烤焦了,特意多守了半时辰。他咬了一口,甜汁顺着喉咙往下滑,暖得心口发颤:“不错,比陈桥驿的还甜。”
李三顿时笑开了:“点检爱吃就好!俺家婆娘说,烤红薯得用柴火慢慢烘,不能用急火,不然外头焦了里头还生。”
“你婆娘是个懂行的。”老赵拍了拍李三的肩膀,转头对身后的队伍喊,“兄弟们!都进城!找个宽敞地方歇着,烤红薯管够!”
士兵们轰然应和,背着行囊往城里走——没有乱闯,没有吆喝,连脚步都放轻了,怕踩着路边百姓晒的红薯干。汴梁城里的百姓早听说点检带着大军回来,原躲在家里不敢出门,这会儿见士兵们揣着红薯,笑嘻嘻地跟城门官唠嗑,竟也敢探出头,远远地看。
走到州桥时,远远就看见一群官员站在桥头,为首的是宰相范质和枢密使王溥,穿着朝服,脸色绷得紧紧的——显然是刚从宫里出来,等着拦老赵。
韩通立马握紧了手里的剑,小声说:“点检,范质认死理,怕是要跟您辩‘君臣之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