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章 先见之明 (第2/3页)
支持。
赵明诚已经豁然开朗,沈元平是平西侯林立群的人,平西侯与镇国公素来不和。
这封信,不仅是命令,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平西侯一系愿意在此事上提供支持,对抗镇国公的压力。
有了这层依仗,赵明诚的腰杆顿时硬了起来。
他猛地一拍惊堂木,声震屋瓦,先前所有的犹豫和顾虑一扫而空:“陈判官所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王子犯法,尚与庶民同罪!何况尔等蠹吏奸商?!国法如山,岂容权势玷污?!来人啊!”
“将孙有德、郑奎、蒋贵、赵广善一干人犯,革去功名职衔,钉枷重镣,押入死牢!待本府具文详奏其罪,依律严惩,以儆效尤!”
……
退堂之后,衙役散去,二堂内只剩下赵明诚和吴通判二人。
赵明诚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抿了一口,眉头却依然紧锁。
他放下茶盏,看向吴通判,语气里带着几分不解:“吴大人,沈按察使这封信来得未免太巧了些。这江宁漕运司的案子,怎会如此快就传到按察使耳中?”
吴通判捻着胡须,沉吟道:“府尊所言极是。下官也觉得蹊跷。除非漕运码头,早有平西侯爷的人盯着。看来平西侯爷是借你我之手,要敲打一下镇国公在江南的势力啊。”
赵明诚长出了一口气,如释重负:“如此说来,倒也未必是坏事。有平西侯在后面撑着,你我今日之举,倒也算不得莽撞。”
“将来即便镇国公那边怪罪下来,自有平西侯府顶在前面。咱们不过是秉公执法,按上峰指令行事罢了。”
官场之上,站队固然风险巨大,但有时也被迫无奈,能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总比独自面对狂风暴雨要好。
吴通判点头附和:“府尊明见。只是此事过后,你我与陈昂那小子,怕是更要被绑在一起了。”
“且走且看吧。”赵明诚挥了挥手,不再多言。
另一边,陈昂和冯曼青离开府衙,返回漕运司。
他们二人一路沉默,直到远离了府衙喧嚣,走在相对安静的街道上,冯曼青才放缓脚步。
她侧头看向陈昂,眼睛里也是疑惑:“今日堂上,沈按察使的信,来得太过及时。赵大人和吴大人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