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16章 大伯的秘密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16章 大伯的秘密 (第2/3页)

    他们的学生一般都是家里稍微殷实些的村里娃,被家长送去识几个字,以便能在长大后去镇上找个工钱高些的活计做。

    因此,这五个散师并不在李牧承的考虑范围之内。

    剩下的四个私塾,有一个是开在红尘巷妓馆后面的,也不在李牧承的考虑范围内。

    毕竟谁家正经私塾正正好好开在窑子后面呢?

    李牧承突然顿住脚步,猛吸一口凉气。

    那个私塾叫啥名来着?好像是红什么,印象里应该就是大伯现在所在的私塾。

    难怪大伯连续好几年都在这家私塾不挪窝,花钱也越来越大手大脚,天天顶着大大的黑眼圈。

    全都通了!

    这个私塾死都不能去,完全是最差选择,还有那个开在闹市之中的私塾也不考虑。

    毕竟能舍得花钱送去私塾启蒙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孩童。如自家大伯那么大岁数的人在私塾上课的少之又少。

    年纪太小的纯小孩本来屁事就多,不是饿了哭就是拉了尿了觉得丢人嚎叫。

    要是再配上一个时刻吸引注意力的闹市,在这样吵闹的环境下学习实在是烦躁。

    李牧承清楚自己的文化水平在什么层面,之所以还要找个私塾学习,不过是因为古代科考内容和现代考试内容差距太大。

    尽管能记得以前学习的各种东西,但这里是架空朝代,鬼知道科考用到的各种文章有多大的变化。

    不管是死记硬背还是从头学习,总得先了解了解才行。

    不然就顶个脑袋去考场答卷,答出花来怕是也只会变成错误答案。

    最好是找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环境清幽雅致的地方,方便自己静下心来融会贯通,实在是学不会也能足够安静到可以死记硬背。

    这么一排除,就只剩下两家私塾可供选择了。

    但现在有一个问题,两家私塾分别在镇子的斜对角,可谓是最遥远的距离了。

    就算是家里有人帮着打掩护,也得赶在中午之前回到家中才行。

    那便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