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5章 大乾诗词风云榜 (第1/3页)
按照往年参赛的经验,府城所有有资格参赛的私塾会划分赛道进行竞赛。
比如像李牧承这些连童生都不是的学生是一个赛道,童生一个赛道,秀才又是一个赛道。
可今年却做了详细的划分,在已划分好的固定赛道之内再次划分多个不同赛道。
比如李牧承这些学子,就会划分为十五岁以上、十至十五岁和十岁以下。
南城私塾原本也是不打算让黄字班的孩子们去参赛的,毕竟他们现在连个皮毛都没学到呢,出去后拿名次的几率不高。
可今年赛制一调整,南城私塾的孩子们未必就不能拿到名次。
都是刚入学的小萝卜头儿,指不定哪个聪明的就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南城私塾天字班的学子人数最少,但都是秀才。里面的学子除了镇上的两三个以外,还有县里和府城来的几个,地字班的则全都是童生。
至于玄字班的和黄字班的都是连童生名头都没有的人,而玄字班的学子都是入学多年的,有一些甚至经历过几次考场失利。
不过能多次科考失败还留在这里读书的,除了个别人家的确有些小钱,还有一些则是其他技能较为突出的,还需要留在这里多学习一些知识和本事的。
比如玄字班里已经被府城酒楼早早看上的未来账房先生,某县城香料铺子瞧上的未来制香大师傅。
冯先生屁股刚坐在椅子上,还没来得及端起茶盏抿上一口,就听到了门板被人敲响的声音。
扭头一看,乐了。
“你这小子,速度倒是够快的!”
冯先生笑着在桌子上铺开一张纸,李牧承十分有眼色的走上前接过研墨的活儿。
这边李牧承刚报完名,同寝室的小伙伴们终于赶到了。
冯先生看着这群小萝卜头儿,心里十分欢喜。
毕竟黄字班刻苦学习的孩子不算少,但像他们寝室八人那般出类拔萃的可不多。
黄字班最终只有五个人自认没戏,没跑到冯先生这里报名,剩下的人都暗暗较着劲儿呢。
坐在教室里积极表现不说,就连现在齐齐在校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