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子路拯溺 (第3/3页)
语了好半天。
直到麋威即将离去,才迫不及待上前追道:
“是在下低估了都尉的器量!”
“本以为都尉此番来上庸隐诛大将,后又误以为都尉欲效仿晏婴二桃杀三士。”
“至此方知,都尉原来是拯溺而受牛的子路啊!”
见麋威停步,他忙又道:
“子贡赎人而不取金,鲁人后不赎人。”
“子路拯溺而受其牛,鲁人后必拯溺。”
“都尉此番施恩于上下,人人皆有所得,实为仁者施仁政!”
“仁者如斯,却不知都尉能否救一救我这个可怜人?”
麋威回头,似笑非笑道:
“我观如足下旁征博引,出口成章,绝非寻常蓬蒿中人。”
“这般大才,岂是区区在下所能救?救必由大王也!”
又微微一叹,颇为遗憾道:
“足下有所不知,大王原本相中此地一个叫孟子度的奇才,欲举州茂才。”
“只可惜斯人已经驾鹤西去,茂才之名却是用不上了。”
“如今回头想想,那些上庸山贼着实可恨,非要庸人自扰,竟累奇士丧命!”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旋即摇头负手而去。
孟达怔然片刻,原地捶胸嚎哭起来。
这一哭,却比昨夜所有哭祭“孟公子度”的人都要来得悲切,真诚。
当然,现在没什么孟子度了。
只有一个不足挂齿的蓬蒿翁。
……
入蜀的道路不是一天建成的。
处置好上庸的人事后,麋威不得不原路折返郧乡。
然后继续沿汉水河谷溯游西上。
越往西走,山岳越陡,河滩越险。
其间嶂远溪深,涧峡险邃,不但让首次行经此地的关兴等人惊惶失声。
就连早有心理准备的麋威,也是一走一个不吱声。
好在随行的向导还算可靠,一行人总算有惊无险到达西城郡。
麋威递上申耽的亲笔信时,西城太守申仪还有些将信将疑。
不过当麋威将那位“恰好”跟孟达长的一模一样的蓬蒿翁带到跟前时,申仪却再无半点疑虑。
一切顺理成章。
两天后,一行人在申仪礼送下,继续西行。
途经一处名为“直水”支流河谷时。
麋威来了兴致,上岸稍稍驻足,往北遥窥那条著名的子午谷。
大致想象一下当年张良是怎么帮刘邦烧栈道的。
然后便一路往西,转入汉中郡
到这里,就算进入益州地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