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巧谏 (第2/3页)
何言子与妻”吗?
曹叡的脸色当场便黑了。
几位年轻心腹臣僚也不敢瞎带节奏了,纷纷低头束手。
也有人想要提醒曹植。
怎奈曹子建的嘴跟他的文采一样澎湃,诗情一到,是拦都拦不住的。
于是在说出最后一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之后,曹叡终于勃然作色。
冷哼道:
“皇叔早前曾上‘君王死社稷’之论。”
“今日又以此诗巧谏于朕,委实用心良苦啊!”
曹植正暗自陶醉,听到曹叡语气不善,竟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
巧谏?
什么巧谏?
我不是在为陛下吟诗壮行吗?
但曹植没反应过来,不等于其他人没有反应。
一名三十多岁散骑黄门侍郎昂然出列道:
“陛下对雍丘王不薄,足下就是这般回报陛下厚恩的吗?”
“今日当着群聊百官面前,吟诗讽刺乘舆,到底是何居心?”
曹植这才意识到自己闯祸了。
正欲驳斥,但很快又认出眼前这位散骑黄门侍郎乃是司徒王朗之子王肃。
于是立马就怂了。
他不是怂王朗父子。
而是以他对当下朝局的理解,王朗应该算是曹叡的坚定支持者了吧?
这会不会就是曹叡自己的意思?
于是干脆不作辩解,直接认错。
这时又一人出来指责曹植。
却是骠骑将军曹洪:
“雍丘王素来无行。”
“昔年武皇帝南讨关羽,欲遣他去救援忠侯(曹仁谥号),临行前,喊他去训诫,哪知他居然喝得酩酊大醉,于是武皇帝便知他不堪为将,罢了他的官职。”
“他这人,气性一上来,哪懂什么该说不该说的呢?”
“陛下莫要动怒,削他的爵位,好教他知晓上下尊卑之别!”
曹叡自然听出曹洪看似指责,其实在援护曹植。
但在他心中,曹植本就是这般不堪。
所以生气归生气,倒也没有真想把曹植怎么样。
于是便顺着曹洪的提议,当场宣布废掉曹植雍丘王的封号,削为列侯,迁居别地。
但在选择具体封地的时候,却有些迟疑。
按理说,自己去了河北之后,自然也该把这位亲叔叔一并带上。
今日请他作诗,本就有趁机加封于河北某地,以此展示天家和睦的姿态。
谁曾想对方毫无眼力见,狠狠恶心了自己一把。
所以想了想,他干脆对曹洪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