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小说言大事 (第1/3页)
“何为三味书屋?屋主又是谁?”
卢毓一脸懵逼。
石韬看了看天色,大概害怕迟到,便一边拉着他的手往前走,一边解释道:
“三味书屋便是朐侯捐资所建的乡校书楼。”
“三味之名取自梵经,我也不大懂,大概是止息杂念,专心读书的意思。”
“至于屋主嘛,乃是益州巴西学士,谯周谯允南。”
卢毓顿时震惊:“……竟连梵经也有所涉猎吗?”
他家学深厚,虽不至于眼高于顶。
但天底下能在学识上让他佩服的人,凤毛麟角。
方才听石韬说那人涉猎百家,也只当寻常溢美之词。
他相信对方熟知兵法,也有些经学上的修为。
看眼前盐田繁华的景象,大概在工、商之道上也有不少卓识
但应该不至于博学到这种程度。
可现在看来,自己怕是有些小看这位大汉名将了。
石韬见状,呵呵一笑,并不解释。
似乎早就习惯了这种表情。
不多时,两人来到所谓百家讲坛前。
其实就是一个树下搭建的简陋木台子。
上面铺了些草席作为坐垫。
若是还有什么特别之处,大概就是给年长体弱者配了些方便长时间正坐的支踵。
都不是什么奢侈之物。
由此可见,那位朐侯守孝期间,还是做到了节俭度日,没有失礼。
至于说乡校书楼之类的,乃是惠及地方的德政,无关个人享受,自然不在此例。
单此一事,卢毓心里就对那人高看了三分。
此时讲坛上,果然有一位衣着朴素的儒士在讲学。
见石韬等人来,只是简单一揖,便继续自己的讲述。
卢毓立于一旁倾听片刻。
发现对方讲的不是传统五经和诸子,乃是一段很可能是自行杜撰的传记。
者,稗官野史之流,道听途说之言。
不苛求考据,只取其譬喻之辞。
就好比当下谯周的,讲的是两个历史上并非真实存在的国家。
一个叫因余国,一个叫肇建国。
前者弱小,后者强大。
两国互为仇敌,因余国人高贤卿便请教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