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伐交 (第3/3页)
最后还是被赶过来的轲比能女婿,名为郁筑鞬的鲜卑头人所杀。
后者也成功继承了轲比能的部落,实力瞬间上了一个档次。
虽说这种继承往往不是光凭一句口头承诺就能完全兑现。
当中必然有人会趁乱出走,或者挑战新首领的权威。
但因为轲比能生前的布置,鲜卑人到底没有发生太大的动乱。
甚至还打着为轲比能报仇的旗号,集结起来,反攻州郡。
王雄顿时头大不已。
就在这时候,身处幽州的另一实力军头,所谓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毅然决然地发兵前来救援。
其人所部本就招募了一批万人的杂胡骑士,非但熟悉幽州地理,更熟知鲜卑人的底细。
经过数次奔袭,成功击败了郁筑鞬的人马。
其后一路追亡逐北,直到将郁筑鞬驱赶到渝水以东的医巫闾山,方才振旅南归。
经此一战,司马懿在幽州的威望一时无两。
其后各种弹劾王雄,称赞司马懿的奏章,便如雪花一般呈递到曹叡的案前。
曹叡的心思虽放在并州一线,但不代表他不在意身后的幽州和鲜卑人。
于是立即下令撤换王雄,改以司马懿的为幽州刺史,持节都督幽并诸州军事。
司马懿三次上书请辞,三次都被曹叡驳回。
于是司马懿只能勉为其难接受任命。
一时间,朝野皆称颂其德才兼备。
俨然忘记了对方三年前在河东的失利,直接导致魏国朝廷要迁出洛阳,落入了渐渐偏安的格局。
邺城上下只把责任归咎到原本的幽并都督吴质身上。
后者在那一战后,已经被剥夺了实际差遣,空留中郎将号。
远不如司马懿如今风生水起。
也是令人唏嘘。
当然,这点曹魏朝廷的人事风向,对于远遁荒山的郁筑鞬来说,有些过于遥远了。
其人一番大起大落之后,心中已然失去了斗志,只想尽快找个地方安顿下来,了此残生。
但天不遂人愿。
就在郁筑鞬刚刚躲开司马懿的追兵不久,正打算绕路转回辽西的柳城附近。
一支辽东骑兵突然杀到面前,将他掳走。
后者在认出他的身份后,非但不放人,还给绑回了辽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