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国之将亡 (第2/3页)
孙登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行压住情绪,问吕范道:
“吕卿可知此事?”
吕范艰难颔首道:
“臣知。且陆征北南行的粮秣,都是臣亲自调度的。”
孙登又问:
“那此事为何无人告知孤?”
“臣……”
“是臣拦住吕子衡的。”张昭再次呛声。
“臣以为交州不过疥癣之患,陆伯言实在小题大做。”
“若大肆宣扬此事,恐被诸侯所轻,有碍于达成盟约。”
孙登闻言,蓦地失笑:
“只怕诸卿忧虑的妨碍盟约之人,是孤吧?”
张昭连道不敢,但已经不敢与孙登对视。
“元逊。”
孙登再次看向诸葛恪。
后者应声上前:
“臣在。”
孙登:“你方才说子瑜在驻守濡须口?”
诸葛恪:“陆征北一南下,臣父便来接替守关。”
“辛苦卿父子了。”孙登直接把功劳算成父子二人。
“若孤命你父子即刻北上救援皖城,能做到吗?”
诸葛恪本想提醒吴王自己父亲并没有救急的才能,也没有足够的军中威望。
然而当此之际,除了自己父子以外,还有谁能即刻领兵渡江救援呢?
总不能指望只会鼓唇弄舌的虞翻,以及孩视吴王的张昭吧?
吕范倒是可堪一用,但他不是也刚刚犯了重大政治错误吗?
于是干脆应道:
“臣父子深负国恩,必肝脑涂地以报。”
“但濡须乃国之关限所在,较之牛渚不遑多让。”
“一旦臣等渡江,谁来接替守关,谁为后应?”
闻得此言,左右有将校跃跃欲试。
但孙登却毅然决然道:
“孤亲自西行守关,亲自为你等的后援!”
说罢,又解下佩剑,交给诸葛恪道:
“卿将此剑交给子瑜,让他自行节制濡须和江北的兵马,无须再行请示!”
诸葛恪浑身剧震。
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赤壁之战前夕,那个行事果决,敢于以弱敌强的江东之主。
吴国再次来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正是英雄出世之时。
于是郑重接下,毅然转身。
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并非纨绔子弟。
也是一个可以倚重的国之重臣,
思忖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