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1章 忽进忽退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41章 忽进忽退 (第2/3页)

毗眺望一下前方淹得不算太深的平地,一时也有些疑惑。

    且说。

    百尺堰来自于其所在的百尺沟。

    而百尺沟则是上游蒗荡渠(沙水)在陈县分出来的支津。

    此渠在项城南边注入颍水主干。

    百尺堰就修建在渠、河交汇之处的东边,那里正好有一个用于蓄水的湖陂。

    简而言之。

    从曹洪当前的视角来看,他既可以继续沿着颍水主干上行,直达西北方的许昌。

    也即豫州刺史王凌所在。

    也可以转行偏东的百尺沟、蒗荡渠一线,经过陈郡陈县进入正北方的兖州。

    也就是兖州刺史毌丘俭所在。

    如今汉军决了百尺堰,表面看来,似要阻挡曹洪大军快速进入兖州。

    但考虑到百尺堰那个小湖蓄水量不大,哪怕在这个丰水的夏季,也仅能淹没项城附近一圈的平地。

    这种阻挡未免显得有些乏力。

    而更关键的是。

    曹洪救援兖州,并不意味着要直接去兖州啊?

    正如麋威救援扬州,却调头来打旁边的兖州。

    曹洪完全可以继续走颍水主干,先去解围许昌,然后与王凌合兵,壮大声势。

    之后或是继续逆流而上,碰一碰轩辕关,威胁一下洛阳。

    或是保守一点,改行鄢陵、尉氏的方向,反过来抄掠麋威的粮道。

    都是可行的选择。

    围魏救赵的道理谁不懂啊?

    而寇封王平只挡一边路,却不挡另一边。

    怎么看都有种做事只做一半的敷衍感。

    难不成许昌那边已经布下天罗地网,就等着曹洪主动往里钻?

    那这个诱敌深入的逻辑倒是成立的。

    只是对于曹洪这种积年宿将来说,未免显得有些刻意了。

    想了想,辛毗谨慎建议道:

    “既然暂时无法速行兖州,何妨暂时停下,回头修整粮道?”

    “一路北来,颍水沿线粮仓被敌骑所抄掠,多有破败。”

    “毗愿为将军稳固后路。”

    “将军宜多派斥候,探听敌情,等待水势退去再北进不迟。”

    不论如何,先稳固粮道总是对的。

    曹洪当然没有意见。

    便道:

    “只是修整水仓还不够。”

    “此前为南征,寿春的军粮已经半数南调。”

    “如今再往北征发余粮,地方必要生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