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55章 大魏裱糊匠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55章 大魏裱糊匠 (第2/3页)

心!”

    “我看这江淮之地,虽未被汉军所得,但已经不复为魏土矣!”

    曹植闻言也是色变,忧心如焚。

    然则作为一位被禁足于封国之内的宗室成员,他除了干着急,还能做什么呢?

    于是目光落到那位邺城使者身上。

    对方腰佩青緺绶,身份必定不低。

    于是主动拜问:

    “未请教上使名讳,在朝中是何官职?”

    邺城使者回礼道:

    “不才徐庶字元直,原为司隶校尉。”

    “今司隶已为蜀贼所据,陛下不以为罪,仍加以信重,近来更加官为散骑常侍,特遣我渡河来询问扬州事。”

    曹植顿时转忧为喜,上前抓住徐庶的手道:

    “素闻徐公有国士之器,又忠心耿耿。”

    “今我欲报效朝廷而无门,常常嗟叹时日虚度,还望徐公能为我指点迷津!”

    徐庶:“好说,好说……”

    ……

    太和四年春,魏帝曹叡在邺城下令。

    下邳侯曹植伐国有功,特进爵楚王,以扬州淮南郡为封国,治于寿春。

    又以国事艰难为理由,夺情正在服丧的王肃,拜为楚国相。

    又将臧、朱二将好不容易从建业地牢里捞出来的前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曹休,遥拜为吴王。

    并让二将担任辅臣,协助曹休继续平定吴地。

    至于为什么是遥拜。

    一则曹休在建业地牢里待了五六年,只剩下半条命,无法再去折腾。

    二则眼下谁都知道,朱、臧二将已经失控独走。

    所谓封曹休为吴王,不过是给双方留些体面罢了。

    总之,经过散骑常侍徐庶南北奔走,这大魏国,算是勉强给裱糊了过来。

    以一场宣称的“扬州大捷”掩盖了实际上损失惨重的兖豫大战。

    是的。

    为了所谓的体面。

    在魏国官方口径中,曹洪在尉氏折损四五万兵马的那场耻辱性大败,是完全不存在的。

    问就是为了阻挡汉军南下救援扬州,壮烈牺牲。

    为此,曹叡还隆重追封其为大将军,谥号为恭,极尽哀荣。

    就连同样阵亡的豫州刺史王凌,也有相应的追封。

    倒是同样参与此战并活下来的毌丘俭,没有得到任何封赏。

    说是因为毌丘俭对于曹、王之死负有救援迟缓的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