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忙乱 (第1/3页)
江夏,鄂县。
新晋吴国尚书令诸葛瑾正在家中会见同僚。
其子诸葛恪忽自屋外匆匆而入,衣冠不整。
诸葛瑾脸色一黑,便要呵斥。
但被陆逊阻拦:
“元逊素来不修边幅,你即便今日斥责,他也不可能明日就改过来。”
“倒是他行迹这般狼狈,必有要紧事,且听一听。”
诸葛恪感激地看了一眼陆逊,对众人抱拳急道:
“大人,诸公,祸事矣!”
“如何祸事?”问话之人乃是与陆逊同来的尚书严畯。
诸葛恪知道此公与父亲颇有交情,于是没有隐瞒:
“今晨张子布张公自石头城来信质问,为何背着先王另立新君,此为叛臣所为,要与我等割席!”
三位年长者闻言互相对视,却不见惊慌。
一来嘛,他们拥立孙虑乃是事出权宜。
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吴国就此灭亡吧?
所以这事不能说完全没有私心,但肯定是公心居多的。
哪怕孙登复生,他们也敢坦然相对。
二来嘛,这次东吴灭国,张昭乃是罪魁祸首之一。
此后在战争中更是表现得毫无亮点。
还得靠陆逊和诸葛瑾等人收拾残局,才勉强保住了半壁江山。
那他们凭什么要受到这种道德层面的指责?
又凭什么需要害怕来自张昭指责?
然而,诸葛恪接下来的话,却让三人渐渐动容,继而失措:
“张公又说,先王临终前,曾托孤于吕子衡吕公。”
“吕公在破城之前,已经护着世子英潜行到震泽(太湖)汇合张弥等人。”
“其后吕、张等人共同护着世子渡海去往辽东,听闻已经安全上岸。”
“张公大概是听闻此事,方才指斥我等!”
不,张昭大概是早就想指斥鄂县众人,只不过一直找不到合适借口。
而吕范送来的意外“喜讯”,则成了他手中最好的刀。
这一刻,三个人老成精的吴国宿臣,心中同时闪过相同的念头。
但不得不说,若此事为真,那恐怕鄂县这边真要面临巨大的麻烦。
因为孙登没指定继承人是一码事,有指定又是另一码事。
继承人没活下来是一码事,活下来又是另一码事。
当初陆逊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