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寒潮突至 (第1/3页)
设计竞赛那个不尽人意的折中方案,像一颗被勉强咽下的酸果,余味久久不散,腐蚀着“宇宙之光”内部原本坚不可摧的信任基石。工作室里的空气仿佛变得粘稠而敏感,以往那些肆无忌惮的玩笑和热烈的争论,如今被一种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什么的沉默所取代。陆曦明依然会来,但更多时候是把自己埋在各种炫酷的概念设计图里,敲击键盘的声音带着一股发泄式的用力;苏月白依旧温柔,但那温柔里掺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审慎,她的话变少了,常常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附和,却不再轻易表达自己鲜明的观点;叶辰则更像一座沉默的冰山,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他的法律条文和案例分析里,仿佛只有那些黑白分明的规则世界才能给予他确定的秩序感;宁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她缩在离光源最远的角落,速写本成了她唯一的盾牌和避难所,上面越来越多的是一些扭曲、破碎的意象,以及那些无声诉说着离别与绝望的花卉——曼陀罗的幽紫,水晶兰的惨白,彼岸花的血红,交织成一幅幅暗流汹涌的内心图景。
真正的寒潮,是随着一个名叫周屿的学长的出现而骤然降临的。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秋日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百叶窗,在布满模型和图纸的长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周屿就这样推门走了进来,他穿着剪裁合身的浅灰色休闲西装,身形挺拔,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自信而不显倨傲的微笑。他是建筑系研二的学生,早已在各类竞赛中崭露头角,家世优渥,谈吐不凡,是校园里风云人物般的存在。
“各位好,冒昧打扰。我是周屿。”他的声音温和而有磁性,目光在室内扫过,最后落在苏月白身上,微微顿了一下,“我看过你们之前那个‘老图书馆改造’的报告,非常精彩,尤其是对历史文脉与现代功能结合的处理,很有想法。”
他的赞赏直接而具体,瞬间赢得了在场几人的好感,除了陆曦明——他对于这种过于“完美”的精英范儿,有种本能的、连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警惕。
周屿表明来意,他手头有一个颇具商业价值和展示度的实体项目——为一家即将在市中心开业的高端精品书店进行全套室内设计。甲方预算充足,且给予设计团队相当大的自由度。这对正处在发展方向迷茫期、同时又面临资金压力的工作室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苏月白首先表态,她看向周屿,眼神里带着欣赏,“能和周学长合作,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也能让我们工作室接触到更实际的项目流程。”她内心深处,也隐隐希望这个外来的、强有力的项目,能成为重新凝聚团队力量的粘合剂。
叶辰从法律和商业角度审视了合作意向书,确认条款清晰、权责分明后,也点了点头:“项目本身很优质,合作模式也相对规范,值得投入。”他的理性告诉他,这是工作室走向正规化、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一步。
陆曦明嘴唇动了动,他想说点什么,比如强调工作室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创意灵魂,不要过早被商业项目同化,但在苏月白和叶辰都已表态,以及现实压力面前,他的话咽了回去,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