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总有人脚步快一些,也总有人脚步慢一些  高门长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4章 总有人脚步快一些,也总有人脚步慢一些 (第1/3页)

    苏萤有些吃惊,她从未见过,哪一个读书人不是为了科举仕途而寒窗苦读的?

    哪怕是她的外祖,即便在朝廷因得罪权臣而郁郁不得志,辞官回乡后,也仍开设书院,为朝廷培养可造之才。以另一种方式,来弥补仕途上的遗憾。

    同样的,她那个所谓的父亲,苏建荣,也是因止步于秀才,才不得不弃文从商。但凡有一点才情在身,外祖都必定倾尽所能助他考学。

    她不敢相信,这位被杜府上下寄予厚望的解元郎,他的志向竟然是悬壶济世,而非金榜题名。

    她抬首看向此时正屈身与她平视的杜衡,双眼满是惊讶与疑惑。

    而他的双眼里,却盛着一片诚挚,带着几分迫不及待,想要与她拉近距离。

    其实程氏说得没错,杜衡确实没见过多少女子,也不懂得该如何表达心意。

    他唯一能拿出的,就是一颗真心。

    许是因为苏萤脚崴了的缘故,又或许是她太过惊讶于他并无意于科举的坦诚。总之,这一回,苏萤并未像往常那样躲闪,就这么怔怔地看着他。

    这一眼,让他心头深深一颤。

    眼前的苏萤,仿佛是一只在丛林中戏耍的小鹿,因有人忽然闯入而怔住了身形,一双眼睛又大又亮地望向来者,灵动而懵懂,让人忍不住生出几分欢喜。

    “是不是没想到?”

    说完,他自己都低头笑了。

    他并不是轻易向人敞开心扉之人,即便是祖母、婉仪这些最亲近的人眼中,他也总是内敛稳重。

    至于府中下人,就更不用说了。拿清泉来说,哪怕再借他十个胆子,也绝不敢在公子面前随意插科打诨。

    他没有将《伤寒论》递给苏萤,而是望着那封面上微有印渍的旧痕,回忆道:“我从小就喜欢听郎中走街串巷的药铃声。”

    自那回因偷跑出去玩耍而被父亲责打后,杜衡的父亲换了策略。他要求杜衡在府里好好读书,并未一味将他拘囿其中。父子俩约定好,只要他能提前默诵、或写出值得称赞的文章,父亲便会亲自领他出门游玩。

    记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