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二章 极端  篮球终点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二章 极端 (第1/3页)

    21号对阵快船的比赛是篮网此次西部之旅的最后一场,打完全队将回布鲁克林休整。李维上午第一次参加战术合练,纳什将他安排在五号位,承担和布鲁斯-布朗类似的角色。

    篮网在完成哈登交易后,尝试了各种首发,身高只有1米93,后卫出身的布朗出现在中锋位置上。在防守端和高个子对抗,进攻端用灵活、快速的切入,攻击对手的篮筐。

    他是一把匕首,无法穿透重甲,但有三巨头吸引防守拉开空间,他的小巧灵便,让他可以攻击对手的薄弱部分。

    上一场对阵湖人,李维观察最多的队友就是布鲁斯-布朗。凌晨四点从夜店回来睡了一觉,醒后除了去健身房醒醒身体,剩余时间都花在了观看比赛录像上。他回看自己的表现,分析篮网的战术,并锁定了一个学习对象,就是布朗。

    布朗比李维还要矮,如果他能在进攻中做好融入体系的角色,李维相信自己同样可以。

    篮网的战术并不复杂,当你有哈登、欧文这样的强力球星时,过于复杂的战术是束缚他们创造力的枷锁。像哈登,一个简单的挡拆,就能出现多个机会。哈登会用他的想象力,把球给到机会最好的球员。队友要做的是出现在合适的位置,接住球,把球送进篮筐。

    哈登给顺下内切球员的传球最多,最好。在火箭他喂出了卡佩拉,在篮网,他屡屡和小乔丹完成空中接力。哈登在突入内线后,有极强的篮下终结能力,配合强壮的双臂,迫使防守人要在两杯毒药中选一杯。

    在和哈登做挡拆配合时,掩护者不需掩护得太瓷实。简单挡一下,哈登就可以利用强壮的身体将防守人挡在身后,迫使对手内线出来协防。掩护人能轻松顺下,攻击缺少防守的篮筐。这是哈登的优势,他对掩护质量的要求很低。

    李维在回看录像时便发现,像小乔丹,做挡拆时往往意思一下,转身就往里冲。哈登更多靠自己的强壮和运球节奏甩脱防守人,逼迫哈雷尔、加索尔拉出来,让小乔丹舒舒服服冲进篮下完成空中接力。

    相比小乔丹的敷衍,匆匆忙忙着急进去玩空姐,李维在比赛和训练中的挡拆要瓷实得多。这家伙身子太硬了,硬到布鲁斯-布朗被撞了几次后直抱怨:“嘿Man!你撞人怎么这么疼?我现在看到你掩护我都害怕,我想绕着你走。”

    “绕着走就对了,这是硬气功。”

    “谢特,中国功夫?”

    哈登笑着说:“你不用挡这么认真,挡的太认真,会影响你切入的速度。意思一下,往里走,我会把球喂给你。”在昨日的夜店狂欢后,哈登看起来一切如常,昨天他带了个屁股大如缸的黑妞回酒店,不知道搅水缸搅了几次。

    李维点点头,他明白哈登吸引防守和传球的能力。不过李维还是说:“到了关键比赛,还有季后赛,你会需要我的掩护的。”

    哈登瞥了李维一眼,对李维的欣赏又多了几分。遥想当年在休斯顿火箭和德怀特-霍华德搭档,常规赛两人尚且能配合无间,顺风顺水,把休斯顿打造成空接之城。到了季后赛,防守压力骤然增加,就没有那么多机会完成轻松的内外连线了。

    那时候,哈登最需要的是霍华德结结实实的掩护,分担他面对的防守压力。可霍华德不愿意,他虚虚实实,急不可耐地往内线走去要球,不愿意在上线多停留一会儿。这导致哈登到了季后赛,赛场数据下滑,表现大打折扣。主要原因当然是哈登自己能力不够,早期过于依赖造犯规罚球,到季后赛失灵,但霍华德的不配合,也导致火箭输掉了一些本可以赢的比赛。季后赛的胜负,往往在毫厘之间,打好一两次进攻,结局天差地别。

    哈登爱玩乐的性子一直没有改变,他离不开夜店,那是他释放压力的场所,他的耶路撒冷。但今年31岁的他无比渴望冠军,比过去的任何一年都要渴望。否则他不会导演拙劣的闹剧让火箭把自己交易到篮网,背负骂名就骂名吧,烧球衣就烧吧,只要拿到那个该死的总冠军就行了。说是三巨头,欧文和杜兰特都有戒指,只有哈登两手空空,他比谁都渴望。

    李维的话,让哈登意识到这家伙不是那种只想混个合同,刷刷数据的菜鸟,他是有想法的。难怪他在更衣室里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想法无关对错,而在于你有没有自己的态度。有态度且坚定的人,总是容易得到赏识。

    训练中,哈登和李维的配合更多了。李维和哈登合作,可以得到更多喂球和数据。同样,哈登在篮网也需要一个支持者,他已经看出来,球队的铁三角不是他和欧文、杜兰特,而是小乔丹他们仨,自己是后来加入者。哈登需要一个自己人,李维目前看挺可靠。

    场边,史蒂夫-纳什同样在观察李维。昨天他和马克斯、德安东尼等人开了个会,又发生了一些争论。德安东尼委婉的指出,纳什要理清自己的身份,不要一会儿是教练,一会儿还觉得自己是球员。而马克斯提出了灵魂一问:“既然你因为李维强硬而挑选了他,又为什么让他比赛中去道歉呢?你迷糊了史蒂夫。”

    这个问题指出了当下纳什的混乱状态,他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教练角色定位。或许是球员生涯的成功带来的烙印太深,他难以摆脱那个辉煌时代留给自己性格上的深刻印记。有时候他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能让所有人满意,这可比打球难多了。他找不到那个可以传出致命一击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