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刘平之心  我,随身军火库,铸就盛唐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十五章 刘平之心 (第1/3页)

    “刘平。”

    李岩看向他,“你的方案很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所有人员的登记、安置、律法推行。我给你一支五十人的执法队,全权由你调配。”

    刘平一愣,随即大喜,躬身领命:“刘平定不负岩哥所托!”

    李岩又转向吴元,眼神变得深邃:“元子,你的法子,我也很喜欢。我任命你为监察使,不入任何编制,就按照你那套方法来。”

    吴元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因为他现在就是军师。

    现在多一个监察史,那可等于说在给他配备了一把刀啊。

    “属下,遵命。”

    吴元深深一揖,刘平看着吴元,眼神复杂。

    他隐约感觉到,李岩的安排,似乎并不仅仅是设立两个职位那么简单。

    而李岩,则看着眼前这一正一奇的两个兄弟,心中一片清明。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

    一个建立秩序,一个打破常规。

    这才是他想要的班底。

    一个能助他问鼎天下的,真正的班底。

    山涧的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吹过鹰愁涧新建的木寨。

    如今距离各路反王自立已经过了半年之久了,而鹰愁涧的一切都和李岩设想的一样,甚至更好。

    刘平是个天生的管理者。

    他拿到了李岩给的授权,就像一个饥渴的匠人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木料,立刻就投入了建设中。

    他将从山外涌入的流民按照籍贯,技能分门别类,登记造册。

    每一户人家,几口人,能做什么,有什么特长,都被记录在薄薄的竹简上。

    一目了然。

    伙房、工坊、农田、兵舍……

    所有区域都被他规划得井井有条。

    物资发放不再是混乱的一拥而上,而是凭身份木牌按人头领取。

    谁家多领了一袋米,谁家少拿了一块布,账目上清清楚楚。

    山寨里甚至出现了最原始的律法。

    《鹰愁涧临时条例》,由刘平亲手撰写,内容简单粗暴。

    偷盗者断指,伤人者鞭笞,叛寨者……死。

    在他的治理下,流民们脸上不再只有麻木和惶恐,有了几分安稳。

    许多人见到刘平,都会发自内心地躬身行礼,喊一声刘大人。

    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