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基建种田,爹,咱们先定个小目标! 第四十七章:总结经验 (第2/3页)
端封闭的陶罐或坩埚?要求形状规整,质地均匀。”
鲁午眼睛一亮,立刻领会:“公子英明!陶器质地均匀,且耐压性远胜竹木,老夫回头就去试制!”
“第四,是引信。”赢昊拿起那根燃烧速度过快的麻线,“方才引信燃烧太快,几乎没给我们反应时间。需要寻找燃烧更稳定、速度更慢的材料,或者通过控制药浆浓度和包裹层数来调整燃速。此事,墨非或许能帮上忙。”他打算将这位年轻的墨家子弟引入核心团队,其机关巧思对引信改进定有助益。
“第五,是人员与保密。”赢昊看向黑石,“黑石,除了原有职责,你还要负责监督所有安全规程的执行,有权叫停任何你认为危险的操作。另外,院外巡逻必须加强,但要不露痕迹。一旦发现任何可疑窥探,立即示警。”
“诺!”黑石沉声应道,眼神锐利如鹰。
“最后,是善后。”赢昊指着地上的狼藉,“所有试验残留,包括碎片、灰烬、废料,必须当场彻底清理,或深埋,或投入特制的石灰水中化解,绝不留任何痕迹。每次试验后,需开窗通风,散去气味。”
一条条,一款款,赢昊说得极其细致,几乎考虑了所有能想到的风险点。鲁午和黑石凝神静听,将每一个字都牢记于心。他们明白,这已不仅仅是研制一种新物,更是在与一种可控又危险的力量共舞,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接下来的日子,天工苑最深处的这间小院,进入了更加隐秘、也更加规范的研发阶段。
鲁午带着绝对可靠的助手,开始秘密烧制特制的小陶罐,反复调整陶土配比和烧制温度,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墨非在被赢昊有限度地告知风险与目标后(隐去了火药之名,只说是“强力发火装置”),兴奋不已,立刻投入到引信的改进中,他尝试了多种植物纤维、不同粗细的纸张卷制,并调整火药浆的浸泡比例,终于制出了燃烧时间相对稳定、可控的引信。
而赢昊和黑石,则专注于火药本身的改良。他们严格遵循一钱的上限,反复试验。赢昊凭借模糊的记忆,开始微调配比。他发现,略微增加硝石的比例,同时确保硫磺和木炭的纯度与细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