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墨儒争鸣 扶苏转型初养成 第五十四章:少府供应吃力 (第2/3页)
了下去。他之前光顾着攻克技术难题和协调人际关系,却严重低估了在这个完全依靠人力和原始生产力的时代,进行如此大规模基建对物资供应链造成的恐怖压力。
OS:“卧槽!光想着怎么把路修好,忘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日产百石,日耗五十石还只是开始?这库存和产能,连一个月都撑不住?供应链要断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前方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无数民夫和工匠因为缺少水泥而被迫停工,刚刚开挖的路基在风吹雨打下重新变得泥泞,整个工程陷入停滞的可怕场景。那不仅仅是延误工期,更是对士气的致命打击,也会让那些原本就对他和这项工程持怀疑态度的人,找到攻讦的借口。
“章少府,少府名下,可否再增设窑场?或提高现有窑场的产量?”赢昊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章邯苦笑摇头:“公子,增设窑场非一日之功,选址、建窑、培训工匠,至少需数月。提高产量……各窑已是满负荷运转,工匠疲惫,燃料(木柴、煤炭)供应也紧张,再强行提升,恐生事故,且质量难以保证。”
屋内陷入一片沉寂。窗外,民夫号子声、牛马嘶鸣声、车辆辚辚声不绝于耳,更反衬出屋内的凝重。
赢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刻抱怨和恐慌都无济于事,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工程进度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标注着物料囤积点和运输路线的符号。
“章少府,目前物料运输,主要依赖渭河水运和官道陆运,对吧?”赢昊问道。
“正是。”
“陆路运输,牛马大车速度慢,载重有限,且对道路损耗大。可否尝试改进车辆?比如,增加车轮数量,或者制作更大载重的四轮车辆?”赢昊提出设想。
章邯沉吟道:“四轮车辆转向不便,且对道路要求更高。改进车辆非短期能见成效。”
“那水运呢?”赢昊追问,“可否增加船只?或者改进码头装卸效率?”
“船只打造亦需时日。码头装卸……已是人挑肩扛,效率低下,却也难有速成之法。”章邯再次摇头。
赢昊深吸一口气,知道在运输工具上短时间内难以有革命性突破。那么,只能在生产效率和资源调配上下功夫了。
“章少府,水泥生产这边,天工苑会立刻介入!”赢昊斩钉截铁道,“鲁午他们对水泥烧制工艺最熟,我让他们派出技术骨干,分赴各主要窑场,指导改进窑炉结构,优化燃料配比,看看能否在现有基础上,将日产量再提升一两成!”
“另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