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墨儒争鸣 扶苏转型初养成 第五十五章:流水作业尝试 (第3/3页)
,工钱加倍!做出的合格零件,给予额外奖励!”
他又看向那些面露犹豫的老工匠:“王师傅,李师傅,不如你们也亲自参与进来,看看这新法到底行不行。若实在觉得不妥,我们再议,如何?”
鲁午看着赢昊那混合着焦急、诚恳和不容置疑的目光,又看了看外面庞大的工程现场,最终重重叹了口气,点了点头:“公子心系国事,所言……确有道理。老夫愿带头一试!”
墨非更是摩拳擦掌:“公子,我这就去绘制标准图纸!”
在鲁午的带动和加薪奖励的刺激下,一部分年轻、接受能力强的工匠表示愿意尝试。王师傅、李师傅等人虽然仍旧眉头紧锁,但看在鲁午和加倍工钱的份上,也勉强答应先看看。
试点工作就在这间大工棚里开始了。墨非根据赢昊的口述和要求,迅速绘制出了几种标准模具和车轮部件的详细尺寸图,标注清晰。鲁午则根据“流水作业”的思路,将制作车轮的工序拆解为选料、制板、做毂、削辐、装辋、打磨等六道工序,每道工序分配专人,并规定了操作要点和耗时要求。
起初,混乱是不可避免的。习惯了独立完成整个车轮的老工匠,在只负责削辐时感到浑身不自在,总觉得别人做的毂不够圆,装的辋不够紧。负责组装的年轻学徒,面对尺寸终于统一的部件,却因为不熟悉新流程而手忙脚乱,效率反而比单个老师傅慢。
抱怨声、质疑声时有响起。王师傅看着自己削出的、完全符合标准尺寸的辐条,叹了口气,对身边的李师傅低声道:“这活儿,做得真没滋味。”
然而,几天之后,当第一批完全由“流水线”制作、符合“标准化”的五十个车轮和两百套模具被整齐地码放在工棚外时,所有人都沉默了。
速度,是实实在在提升了!虽然单个工匠完成整个车轮的时间似乎没变,但六个人同时作业,总体产出速度远超六个工匠各自为战!而且,由于部件标准统一,组装变得异常顺畅,几乎没有废品率!
更重要的是,这些车轮和模具,虽然缺少了所谓的“灵性”,但每一个都坚固、规整、可用,质量稳定得惊人!
看着那堆成小山的合格产品,再看看手中那张清晰的标准图纸,王师傅脸上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一些,他喃喃道:“好像……是快了不少,也省料……”
赢昊看着这一幕,内心OS:“总算迈出了第一步!虽然磕磕绊绊,但证明了方向和方法的可行性!效率就是生命线啊!接下来,就是把这种模式推广到水泥窑场、石料场……路还长,但总算看到了曙光!”
帝国的车轮,在改进了自身的“制造工艺”后,似乎又可以汲取到更多、更稳定的动力,继续向前滚动了。这场发生在天工苑工棚内的生产变革,其意义,或许并不亚于驰道本身的修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