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春潮里的绽放与爱的传承 (第2/3页)
,亲自看看孩子们的生活,听听他们的梦想,好不好?”
叶菲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期待。窗外的鞭炮声响起,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映照着客厅里温暖的灯光和每个人幸福的笑脸。她知道,这个春节,因为这些孩子的祝福,变得格外有意义。
正月十五元宵节,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一起踏上了前往云南宁蒗县的路途。车窗外,山间的积雪还未完全融化,却已有迎春花在枝头绽放,嫩黄的花瓣在寒风中摇曳,像一个个小小的希望。
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宁蒗县希望小学。远远地,就看到孩子们举着灯笼在村口等候,妞妞、张强、卓玛跑在最前面,脸上满是兴奋的笑容。“叶老师!念菲老师!” 妞妞第一个扑进叶菲怀里,手里拿着一个用彩纸做的灯笼,灯笼上画着四个老师的卡通形象,“这是我给您们做的元宵节礼物,祝您们元宵节快乐!”
叶菲接过灯笼,指尖拂过上面精致的画,心里暖暖的:“谢谢你,妞妞,这是老师收到过最好的元宵节礼物。”
校长笑着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成绩单:“叶老师,这是‘启智班’上学期的成绩单,妞妞的英语考了全县第一,张强的自然科学实验获得了省级奖项,卓玛的绘画作品还入选了‘全国青少年美术展’……”
走进学校,变化更是让人惊喜。“启智班” 的教室里,新安装的智慧黑板正播放着 “中外文化共建课程” 的预告片,孩子们围在一起,认真地讨论着;“图书角” 里,新增了很多关于世界各地文化的书籍,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 “读书心得” 展板;操场边的空地上,张强带领同学们开辟了一个 “梦想菜园”,种着向日葵、西红柿、黄瓜,每一株幼苗上都挂着写有梦想的小牌子 ——“这是妞妞的外交官苗”“这是卓玛的医生苗”“这是我的科学家苗”。
“我每天都来给小苗浇水,” 张强蹲在向日葵苗前,小心翼翼地拨掉杂草,“我希望它们能像我们一样,在老师的帮助下,茁壮成长,实现梦想。”
卓玛则拉着念菲,来到自己的 “绘画角”,展示了自己最新的作品 —— 一幅名为《爱的桥梁》的油画,画里,北京的孩子和山区的孩子手拉手,站在一座由书本和彩虹搭建的桥上,桥下是连绵的群山和清澈的河流。“念菲老师,这是我想象中的‘爱的桥梁’,” 卓玛认真地说,“我想让更多山区的孩子,通过这座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当天下午,学校举办了 “元宵节联欢会”。孩子们穿着自己做的民族服装,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妞妞和卓玛一起唱了一首英语版的《茉莉花》,清澈的歌声在山谷里回荡;张强则带着同学们表演了一个科学小实验,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了 “火山爆发” 模型,引得台下阵阵欢呼;陈默的外交部同事们也赶来助兴,教孩子们用不同国家的语言说 “元宵节快乐”,还和孩子们一起包汤圆。
联欢会的高潮,是 “梦想分享环节”。孩子们依次走上台,分享自己的新年梦想。“我的梦想是今年能去上海参加国际青少年论坛,把《大山里的外交官》讲给更多人听,” 妞妞的声音坚定而响亮,“还要带着卓玛、张强一起,让他们也能站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我们山区孩子的风采。”
“我的梦想是种更多向日葵,” 张强说,“还要研究新的种植方法,让向日葵不仅能榨油,还能做成饲料,帮助村里的养殖户,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我的梦想是继续画画,” 卓玛说,“把山区的美景、孩子们的笑脸都画下来,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多美,我们的梦想有多亮。”
叶菲看着孩子们自信的样子,听着他们充满希望的话语,心里满是感慨。她走上台,拿起话筒,温柔地说:“孩子们,你们的梦想都很棒!老师向你们保证,会一直支持你们,帮助你们实现梦想。记住,无论你们来自哪里,只要有梦想,并且愿意为之努力,就一定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孩子们挥舞着手里的灯笼,大声喊着 “谢谢老师”。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校园里,给每个人的脸上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三月的上海,春风拂面。国际青少年论坛的会场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少年汇聚一堂,脸上满是朝气与活力。妞妞、张强、卓玛穿着整齐的服装,站在 “山区青少年专场” 的展台前,认真地向过往的嘉宾介绍自己的作品。
妞妞手里拿着《大山里的外交官》英语故事书,用流利的英语向外国嘉宾讲述书中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妞妞,她来自中国云南的一个山区。以前,她以为大山就是世界的全部,直到‘启智班’的老师来到她的家乡,带她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外国嘉宾听得格外认真,不时点头称赞,还拿出手机拍下故事书的内容:“这个故事太感人了,我要把它推荐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也知道,无论身处何地,梦想都能发光。”
张强则在展台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