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盛夏的耕耘与梦想的接力 (第3/3页)
现在还很渺小,但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遮风挡雨。
十月的巴黎,秋意正浓。叶菲和王剑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台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专家介绍中国的 “启智公益项目”。投影仪上播放着 “启智班” 的照片 —— 云南宁蒗县的孩子在教室里学习英语,甘肃定西的孩子在做科学实验,新疆阿勒泰的孩子在草原上用平板电脑学习,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爱与希望。
“我们的‘启智班’不仅为山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梦想和创造力,” 叶菲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梦想的权利,无论他们来自哪里,只要有合适的教育和支持,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王剑接着介绍 “中外文化共建课程”:“我们通过在线课程的方式,让中国山区的孩子和外国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不仅增进了文化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国际视野。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课程,让更多孩子了解世界、拥抱世界,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使者。”
演讲结束后,很多国家的教育专家围上来,纷纷表示希望能与他们合作,将 “启智公益项目” 推广到自己的国家。“中国的教育公益模式很有创新性,” 一位来自非洲的专家说,“我们非洲也有很多山区孩子,希望能借鉴你们的经验,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
叶菲和王剑开心地答应了,和他们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后续详细讨论合作方案。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厅里,看着窗外巴黎的美景,叶菲心里满是感慨。她知道,这不仅是对 “启智公益项目” 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教育公益事业的肯定。未来,他们要把这份爱和希望传递到更多国家,让更多孩子受益。
十一月的云南宁蒗县,已经有了冬日的寒意。妞妞坐在教室里,手里拿着叶菲从巴黎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妞妞,你的故事已经被世界听到了,继续加油,你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教室里的 “梦想小组” 正在开展活动,妞妞教同学们读英语故事,张强给同学们讲解科学实验,卓玛则带着同学们画画。“我们要像叶老师、念菲老师他们一样,” 妞妞对同学们说,“不仅要自己实现梦想,还要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好。”
同学们用力点头,眼里满是坚定。窗外的向日葵已经成熟,金黄的花盘沉甸甸的,像一个个饱满的希望。妞妞看着窗外,心里满是期待 —— 她知道,新的一年,会有更多的美好在等待着他们,等待着所有心怀梦想的孩子。
同一时间的北京,叶菲、王剑、念菲和陈默坐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窗外渐渐飘落的树叶,聊着新一年的计划。“明年春天,咱们要把‘移动启智课堂’推广到更多国家,” 叶菲说,“还要和非洲的教育机构合作,在当地设立‘启智班’,为非洲的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王剑点点头:“我计划开发‘全球教育公益平台’,让世界各地的教育资源能共享,让更多孩子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念菲笑着说:“我要继续深化‘游戏化教学’,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教学方案,让更多孩子爱上学习。”
陈默也说:“我要组织更多的‘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孩子能走出国门,了解世界,也让更多外国孩子能走进中国,感受中国的文化和魅力。”
客厅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映照着四人幸福的笑脸。他们知道,教育公益的道路没有终点,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用爱和坚持守护孩子们的梦想,就一定能看到更多孩子展翅高飞,在更广阔的天空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就像这冬日里的向日葵,虽然经历了风雨,却依旧朝着太阳的方向,孕育着新的希望;那些心怀梦想的孩子,也会在爱与教育的陪伴下,勇敢地追逐梦想,用自己的力量,照亮更多人的路,传承这份温暖与希望,让希望的种子在全世界生根、发芽、开花。他们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他们的梦想,永远闪耀光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