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推背图的启示 - 动态系统的曙光  洪流:华夏的史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推背图的启示 - 动态系统的曙光 (第2/3页)

远的视线落在那复杂的卦象排列之上。起初,他仍带着科学家的审视与怀疑,试图用还原论的方法去解析每一个独立的符号和谶语。但很快,他发现了异常。

    这《推背图》所展示的“未来”,并非一条笔直通往某个确定终点的单行线!那无数错综复杂的卦象轨迹,那些充满象征意义的图谱,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时而汇聚,时而分叉,形成了一张庞大无比、充满无数节点和路径的……动态网络!

    在他的眼中,这些古老的符号开始“活”了过来。它们不再仅仅是神秘的图案,而是化作了代表着不同历史力量、文明动向、自然变迁、乃至人心向背的变量。这些变量在一种更高层面的规则(易理)驱动下,相互作用,不断演化。

    他看到,代表某种“劫难”或“终结”的黑暗卦象轨迹,并非一成不变地笼罩一切。当代表“人心正气”、“文明韧性”、“英雄辈出”的其他变量轨迹以特定的方式、在特定的节点与之交汇、碰撞时,那黑暗的轨迹竟会发生偏转、削弱,甚至在某些路径上被彻底引向歧途,或者激发出代表“否极泰来”、“万象更新”的新生轨迹!

    这根本不是一幅静态的、标注了终点的地图!这是一个……一个……

    陈远的呼吸骤然急促起来,瞳孔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思维的剧烈风暴而收缩。

    “这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反馈回路的、超大型的混沌系统模型!”

    一个如同闪电般的念头,劈开了他脑海中那浓重得化不开的绝望迷雾!

    他猛地扑到操作台前,双手因为激动而剧烈颤抖,几乎无法准确敲击键盘。他粗暴地推开那些关于热寂和熵增的文献界面,调出了“道理反应堆”的深层建模工具,开始以疯狂的速度,将《推背图》所展现的那种动态结构,用他最熟悉的系统论、控制论和混沌理论的数学语言进行翻译和重构!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他几乎是吼叫着,声音嘶哑却充满了重生般的狂喜,引得周围那些陷入绝望的研究员纷纷侧目,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

    “林道友!各位!”陈远指着自己刚刚构建出的、还在不断完善的动态系统模型,语速快得如同连珠炮,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灼热的温度,“东方的‘天命’!根本就不是奥丁所宣扬的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冰冷的、固定的‘宿命轨道’!”

    他的手指在虚拟模型上快速点动,高亮出几个关键的系统要素:

    “看!这个庞大的、代表文明与宇宙演化的动态系统,它有其自身的 ‘初始条件’ (比如宇宙常数,生命诞生的偶然,一个文明最初的禀赋),也有其宏观的 ‘边界与约束’ (比如物理规律,资源有限性,乃至……可能存在的某种更高层面的‘道’的运行法则)!这或许可以类比为……‘天命’中那看似不可违逆的‘天’的部分,是舞台的背景和基础规则!”

    “但是!”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在这个系统和边界之内,存在着无数个 ‘输入变量’ !而这些变量,恰恰就是——‘德’!是‘人心’!是‘人事’!是每一个个体的选择,是每一个集体的努力,是文明整体在关键时刻所展现出的智慧、勇气与韧性!”

    模型随着他的阐述而动态变化。他模拟输入了一个代表“集体沉沦、放弃抗争”的负面变量,系统的演化轨迹迅速滑向数个代表着“衰败”或“终结”的吸引子。

    紧接着,他又输入了一个代表“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的正面变量(他将这个参数临时命名为“文明主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