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胜利者的“庆功宴”  曹贼,还我大汉江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二章 胜利者的“庆功宴” (第1/3页)

    曹操来了。

    这三个字,像三道无形的催命符,瞬间抽空了长秋宫内本就稀薄的空气。殿门外,小黄门和宫女们的脚步声变得慌乱而急促,有人甚至忘记了宫中不可疾行的规矩,连滚带爬地奔走相告,那份源自权力顶端的威压,让整座宫殿都簌簌发抖。

    刘协的身体在一瞬间绷紧,他下意识地站起身,双手在宽大的袖袍中紧紧攥成了拳,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看向伏寿,眼中是未经掩饰的紧张。

    伏寿缓缓站起身,动作从容得仿佛只是要迎接一位寻常的访客。她走到刘协身边,伸出微凉的手,轻轻覆在他紧攥的拳上,然后用指尖,不着痕迹地将他的手指一根根抚平。

    “陛下,别怕。”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他打了胜仗,是来向您报捷的。您是天子,他是臣子。记住这一点。”

    刘协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伏寿的话,像一根定海神针,让他纷乱的心绪找到了支点。是啊,他是天子,至少在名义上,他仍是这大汉天下独一无二的主人。

    他重新坐正,努力挺直了那尚显单薄的脊梁。

    沉重的、富有节奏的甲叶摩擦声由远及近,每一下,都像是踏在所有人的心脏上。曹操没有换下他的甲胄,甚至没有卸下腰间的佩剑“倚天”。那身饱经风霜的黑色铠甲上,还带着官渡战场的尘土与淡淡的血腥味,仿佛是将千里之外的杀伐之气,直接带进了这座象征着天下最尊贵地位的宫殿。

    他大步流星地走进殿内,身后只跟着一身文士袍、面带微笑的郭嘉。直到御座之前三步,曹操才停下脚步,对着御座上的刘协,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礼。

    “臣,大将军、武平侯曹操,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带着一丝沙场的嘶哑,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中,“臣幸不辱命,已于官渡击溃袁绍主力,斩将夺旗,保全了许都,稳固了朝纲。特来向陛下报捷!”

    他嘴里说着恭敬的话,但那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却毫无顾忌地直视着御座上的天子。那是一种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审视,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宣告。他是在报捷,更是在示威。

    刘协的嘴唇动了动,按照伏寿早已教过他的话,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丞相辛苦,劳苦功高。此战力挽狂澜,实乃我大汉的擎天之柱。朕……心甚慰。”

    “为陛下分忧,为大汉尽忠,乃臣之本分。”曹操淡淡地说道,随即,他的目光转向了刘协身旁,那个从始至终都安静得像一尊玉像的皇后。

    “数月不见,皇后娘娘清减了些,想必是为前线战事忧心所致。”

    伏寿微微屈膝,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福礼,声音温婉如水:“丞相在前线浴血奋战,臣妾与陛下在后方,能做的也唯有为将士祈福,为社稷祝祷。如今听闻大捷,心中阴霾一扫而空,这点清减,又算得了什么呢?”

    她的话,既应了曹操的“关怀”,又滴水不漏地将自己摆在了“为国忧心”的道德高地上,姿态放得极低,却又无形中抬高了帝后的身份。

    曹操嘴角勾起一抹莫测的笑意。他也不等刘协赐座,便径直走到一旁的席位上,盘腿坐下,那身冰冷的铠甲,与宫殿中柔软的锦垫形成了刺眼的对比。郭嘉则在他下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