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陛下果然什么都知道! (第2/3页)
“臣以为,陛下爱才之心,天地可鉴!”
“然授此显位,恐非爱护,反是置其于风口浪尖,众矢之的。”
他最后提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绵里藏针的建议。
“依臣愚见,不若赏其金银田宅,厚其俸禄,并擢升其为某部侍郎。”
“侍郎之位,既可使其施展才干,熟悉部务,积累资历,又不至于一步登天,引人非议,招致祸端!”
“待其日后政绩卓著,根基稳固,再行提拔,方为稳妥之道。”
“此乃臣为陛下计,为朝廷计,亦是为叶主事长远计之肺腑之言,望陛下,明察!!!”
胡惟庸这番话,水平极高!
他首先肯定了叶凡的功劳。
堵住了别人说他嫉贤妒能的嘴。
然后从“职位要求”、“保护叶凡”的角度出发。
分析得头头是道,合情合理。
将阻挠包装成了关心。
最后,提出的侍郎之位,看似也不低。
但与右相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完美地维护了他作为左相的地位,和文官体系的秩序。
朱标站在御阶下,听着胡惟庸这番滴水不漏的劝谏,心中复杂万分。
他内心深处,坚信以老师的学识、眼光和魄力,胜任右相之位绰绰有余。
甚至,可能比许多尸位素餐的老臣做得更好。
但他也清楚,胡惟庸说的并非全无道理。
老师骤然上位,毫无根基。
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处境极其凶险!!
权衡利弊,他不得不压下为老师争辩的冲动,反而顺着胡惟庸的话,出列躬身道:“父皇,胡相所言,老成谋国,思虑周全。”
“儿臣……亦觉右相之位,关系重大!”
“叶主事虽有大功,然骤然拔擢,恐非其福。”
“还请父皇三思,或可依胡相所言,先授侍郎之职,以观后效。”
朱标这番话,带着对叶凡实实在在的担忧,听起来情真意切。
一时间,劝谏的声音似乎占据了上风!
言官们觉得胡惟庸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而胡惟庸则满意于太子也附和自己。
然而,龙椅上的朱元璋,听着这满殿的忠言,脸上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他抬起眼皮,那双看透人心肺腑的眼睛扫过胡惟庸,扫过朱标,扫过那些跪着的言官。
最后,淡淡地开了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