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检查尸体(八更) (第1/3页)
工坊厚重的金属门在众人身后合拢,将曼恩小队成员们复杂的目光隔绝在外。
空间内恢复了惯常的寂静,只有能量管线的低沉嗡鸣与冷却系统的轻微嘶响作为背景。
陈瑜那庞大沉重的暗红色身躯转向低温平台上的尸体。
伺服颅骨静默地悬浮在一旁,眼窝中投射出的稳定光柱将拉奇·巴特莫斯的遗骸清晰地照亮。
“开始记录,老伙计,”陈瑜低声说道,机械手指在控制台上划过,调出数个分析界面,“研究样本:拉奇·巴特莫斯,本地网络技术史上的关键人物,推测死亡时间超过五十年。”
他首先进行了基础的物理状态评估。
几个伺服颅骨围绕着巴特莫斯的遗骸,搭载着高精度传感器,对尸体进行全方位扫描。
“外部观察:男性,死亡时年龄约在二十五到三十岁之间,”他一边扫描,一边平静地陈述,“体型偏瘦,肌肉含量低于战士标准,但肌纤维排列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精细度,这可能与极高的神经传导效率需求相关。
皮肤表面无明显外伤,尸斑分布符合长期低温、固定姿态保存特征。
指甲残留物分析……主要是角质蛋白和微量绝缘材料碎屑,符合长期进行精密手动操作的特征。”
陈瑜身后一根机械触手移动到尸体的头部。
“颅骨结构完整,无植入物穿透痕迹。这很有趣,”陈瑜的语调透出一丝极淡的兴致,“在一个普遍依赖植入体增强认知的世界,这个凭借原生大脑达到传说级数据处理能力的个体,其生理结构必然存在特异性。”
他启动了更深层的扫描:“进行颅骨内部结构无损探伤,重点分析前额叶皮层、海马体及胼胝体区域密度与沟回复杂度。”
数据流在投影屏上快速滚动。
片刻后,陈瑜发出一声轻微的、类似气流通过的声响,代表着他注意到了异常。
“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密度超出本地人类基准值百分之三十七,胼胝体神经纤维连接数量与复杂度异常发达,几乎是标准模型的两倍,”他继续分析道,“这解释了他为何能进行超乎常人的多线程逻辑处理和信息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