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 (第2/2页)
内顿时有了动静——有人惊得微微睁大眼,似没料到有人敢在此时提“议和”;有人嘴角扯出一丝讥笑,目光如针般刺向那华贵大臣;更有几位须发皆白的老臣,眉头紧锁,似在强压着怒意。
公子启听着,脸上掠过一丝极淡的冷笑,那笑转瞬即逝,快得让人以为是错觉,语气却依旧平静:“议和……倒也是个办法。既然你主动提出,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即刻动身,往伯益军中走一趟,探探他的‘诚意’。”
“是!是!”那大臣满脸喜色,没想到公子启如此‘看重’自己,躬身时腰弯得极低,脚步轻快得近乎谄媚,连衣袖扫到身旁大臣的衣角都未察觉,匆匆退了下去,仿佛捡到了天大的功劳。
待他退去,殿内气氛却未减轻几分反而越显凝重。片刻后,一道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想起昨天的美好,将军大步上前,甲胄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炬目如光般直视着公子启:“末将以为,议和断断不可!伯益狼子野心,早视公子为眼中钉,与其等他大军压境,不如主动出击——潍水下游河道狭窄,可设伏兵截其粮道;帝丘城外有三座土丘,可布箭卒迟滞其进军。以逸待劳,定能重创叛军!”
“好!”公子启猛地一拍案几,眼中寒光一闪,随即又涌起几分赞许,“不亏是火烧伯益粮草之人!”
“好!”“不愧是想起昨天的美好将军!”几位武将纷纷附和,声音里满是战意,连带着殿内的气氛都多了几分昂扬。
公子启望着殿内众人,目光最后落在来去知秋身上,语气带着几分激昂,却依旧沉稳:“大夏立国以来,历经风雨无数,何曾惧过外敌?如今伯益叛乱,不过是跳梁小丑。有来去知秋和想起昨天的美好,这般忠勇之将,有诸位文臣运筹帷幄,何愁叛军不灭?午时议事便到此为止——想起昨天的美好将军,即刻调兵,筹备伏击事宜;其余大臣,各司其职,粮草、城防、军械,一样不得疏漏。散朝!”
“诺!”殿内应和声如潮,躬身退下,脚步比来时急促许多,唯有那大臣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殿外的晨光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