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车床啊车床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三章:车床啊车床 (第2/3页)

长达一米的,要求精度非常高的导轨和丝杠,在铸造的时候却连续失败了十几次。

    在熬了十天之后,终于铸造成功了两根合格的导轨,和一根大丝杠。

    这个难关过去了之后,后面的反倒是顺利了许多。

    最后在二月二十号,才把这台初始的简易机床给弄了出来。

    在把这台简易机床安装到了打磨了近一个月,才打磨出来的大理石机床底座上之后。

    陈常在感觉总算是离成功不远了。

    在最后校准了机头之后。

    陈常在转动行车摇把,刀台非常顺畅的在导轨上前后滑动。

    在用自己制作的对刀棒和高度规,最后一次测量了刀台的进度数据后,确认整条丝杠的行车距离,完全和摇柄上的刻度相符合。

    随后又检测了进刀距离,也没有问题。

    到现在这个时候。

    这台机床基本上已经算是成功了。

    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后,陈常在说道:“好了,基本上算是成了。”

    陈常在话音一落。

    始终围在这台机床周围,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的何政委和那些一直跟着忙活的老师傅们,全都跟着一起松了一口气。

    何政委问道:“陈厂长,那现在我们可以试车了吗?”

    “可以,现在连上动力轴之后就可以试车了。

    我们先车点简单的。

    先车出来一些螺丝看看效果。”陈常在说道。

    “好,那可太好了,快点试试,快点试试。”何政委这时可是激动的不行。

    因为他知道,只要这台机床成功了,那么未来就能够有更多的机床。

    有了机床,就可以做出了更多的机枪,甚至做出来个大炮,也没有问题。

    就像是现在,因为有了蒸汽机,他们自己现在已经可以冲压子弹壳了。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只能收集旧子弹壳,修正之后才能复装子弹。

    那复装的子弹,说实话,确实不是那么好用。

    弹壳在用过一次后,因为变形量不一样,复装出来的子弹打出去的效果可是天差地别的。

    而现在自己冲压出来的子弹壳,就不一样了,子弹弹道基本上能够保持一致了。

    这是总部枪械厂那边给出来的结果。

    他们现在对那两台用蒸汽机带动起来的冲压机,满意的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