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三章:新枪的第一战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五十三章:新枪的第一战 (第2/3页)

    陈团长离开之后,在魏营长的安排之下,整个车队快速的组成了三个,呈三角支撑的环形圆阵。

    所有拉车的挽马和民夫,全都进入圆阵分散躲避。

    马车上拉的都是五十斤一块的粗铜锭,它们是不怕枪炮的。

    一个多小时后,等到魏营长这边布置好阻击阵地,西边就已经出现了宁马先头部队散兵的影子。

    那些散兵远远的在看到了,前方车队组成的圆车阵之后。

    也没有马上靠近。

    而是在远处不断的纵马,时不时的放两枪,想要试探一下这个车队的虚实。

    可是放了几枪之后,却发现对面连一点动静都没有。

    于是几个散兵转过马头就回去报信去了,剩下的继续在远处绕着圆阵飞奔。

    半个多小时之后,从西边传来了如雷般的马蹄声,整个地面都因为战马的踢踏,而轻微的在震动。

    当高高的烟尘从远方出现的时候,它的下面就是无数飞奔的骑兵。

    一公里之外,宁马的骑兵团团长马洪江驻足立马,拿出来了望远镜。

    看着前方那分的极为分散,但是却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圆形车阵。

    看到这种阵型,马洪江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样的阵型可不好打。

    这三个圆阵之间相隔五六百米。

    骑兵如果进入了它们中间,那最少也得受到两面的打击。

    要是主攻一面,另外两面就可能出来支援。

    如果分兵防御两边,主攻的兵力就会不足。

    这就像是个团起来的刺猬,怎么下口都可能会扎嘴。

    马洪江之所以会带着人跑了几百公里来到这里。

    是因为他的大哥,宁马的老大得到了消息。

    说这边的队伍,好像在大青山那边的什么地方,找到了一个大铜矿。

    他们第一次,就运回去了三百多车铜锭。

    这让宁马的老大感到非常不高兴。

    在他的想法中,那大青山是他的地盘,怎么可能让别人在自己的地盘上发财呢。

    那铜是什么东西?

    那就是钱啊。

    铜钱铜钱,那不是钱是什么。

    而且它还是现在最重要的战略物资。

    那枪里的子弹可都是铜的啊。

    但想要在那茫茫的大青山中,找到他们的铜矿,那可是太困难了。

    但是他们炼出来的铜,总得运回去吧。

    只要能够找到他们运输铜锭时,车队压出来的车辙印,那就一定能够找到那个铜矿。

    所以这次马洪江,就是贴着大青山的边缘一路向东边找了过来。

    也是赶上他运气好,他都没有想到,能够把运铜锭的车队给堵在半路上。

    “青山啊,你看看对面这个阵势该怎么应付。

    看对面的反应,他们负责护卫车队的军官,也是一个打老仗的了。

    他们也应该是早就发现了我们。

    不过他们这个车队跑不快,所以只能结阵防御。

    就是不知道他们是在固守待援,还是准备负隅顽抗啊。”

    同样拿着望远镜的马青山,看着对面那个安静的车阵。

    说道:“二叔,我看他们固守待援的可能性更大。

    这里距离大青山有四十多公里,距离黄河那边有接近三百公里。

    从大青山那边,要是快马驰援的话,大半天也就到了。

    而黄河那边太远,所以我想他们如果是在等待援兵的话。

    那么援兵一定是从北面大青山那边过来。

    而看他们这车阵扎的也仓促,我想他们向大青山求援的人应该也已经到半路上了。

    如果二叔要想把他打下来,那就得尽快打。

    不要管两边,放上两挺机枪看着他们就行。

    用最猛烈的火力,集中一点打。

    只要打破了他们一个支点,那么另外两个也就不足为虑了。

    打下来他们,我们还要面对他们的援军。

    所以我想,与其等着他们的援军来,不如直接迎上去。

    打他们援军一个措手不及。”

    自己这个侄子的分析和战法让马洪江很满意。

    这种打法,符合马洪江的性格。

    他马洪江打仗向来以爆裂快速著称。

    现在看来他这个侄子,在南边的军官学校,也没有浪费时间,学的不错。

    “来人。”马洪江喝道。

    “在”马洪江身边的亲兵立即回应。

    “命令侦查排,向北边大青山方向,沿着车辙印,前出十公里。

    随时监视住北面的动静。

    一有动静,立即回报。”

    “是”亲兵回应之后,立即向侦查排传令去了。

    “机枪排,给我分出两挺轻机枪,看住左右两个车阵。

    剩下的所有人,人上马,炮上膛,子弹给我顶上火。

    把你们正面的这个车阵,给我冲下来。

    打开了车阵,重重有赏,谁敢后退一步。

    就地执行军法。”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