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提前五年出现的MG42 (第3/3页)
千二到一千五百发。
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区别,主要就在于两脚架和三脚架在稳定性上的不同。
机枪在越稳定的状态下,它的射速就越快,射程也就越远。
可是战场上的机枪,也不是越快就越好。
MG42的高射速。
对于250发就得更换的枪管,和它的后勤弹药压力来说,都是一个噩梦。
在后世的统计认为,轻机枪的射速,在战场上每分钟保持在五百到六百发最为合适。
低于这个射速,对敌人的压制力将会减弱,会形成弹幕稀薄。
重机枪的射速,保持在一千发左右最为合适。
低于这个射速,就无法对敌人形成有效的火力压制。
高于这个射速,不管是对枪管,还是对后勤弹药的压力,都是不可承受的。
而陈常在之所以看着他眼前这张,德国人在1942年才在mg34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代神枪MG42。
也是有着他的想法的。
后世他们军工厂生产过的67式通用机枪。
可以说性能非常的糟糕。
它借用了太多其他国家通用机枪的设计,最后弄出来的却是一个组合怪。
至于在后面的88式通用机枪,又不适合现在陈常在采用。
因为那上面用了太多的新材料,工艺也复杂。
在思来想去后。
陈常在还是觉得,这个在五年之后才会出来的MG42通用机枪,才是最适合现在的。
首先它的加工工艺非常简单。
它的枪身基本上都是铆接和焊接件。
在制造工艺这方面,陈常在下面的军工厂,完全可以做到。
而且因为现在有了电。
冲压焊接,对陈常在来说,已经不再是门槛了。
再一个就是它的造价相对较低,只有MG34的百分之七十。
这也是需要考虑的。
至于这把枪,在后来一直被人诟病的高射速。
那是因为它采用了滚柱闭锁,闭锁速度快速而且简单。
它比旋转闭锁更快,枪机行程也极短。
在加上它是管退式机枪,又加装了枪口助退器。
这让枪管后坐速度极快,可以快速向后推动枪机,完成连续动作。
所以才有了它的高射速。
但是陈常在也不想取消这种高射速。
因为这是设计师,想用在对空射击时的射速。
其实MG42是可以调节它的射速的。
只是需要更换枪机和缓冲簧就可以。
而陈常在也有一些其它办法来调整射速。
这些都是能够解决的。
“选来选去,还得是你啊。
既然如此,你就早出来几年吧。”陈常在喃喃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