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八十一章 罪证(四)  这个书生有点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八百八十一章 罪证(四) (第2/3页)

司马宁在听了之后却是十分高兴。

    随后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少再送银子,而是会送煤炭。

    山西煤矿较多,在整个大梁,有将近一半的煤炭都是产自山西。

    尽管司马宁在那个时候只是一个石楼县的知县,但是想要弄点煤炭并不是一件难事。

    一开始丁武还觉得十分不解。

    在他看来,既然那位师爷开了口,说是在过冬的时候有些严寒,说不定是在暗示司马宁,要多送一些孝敬。

    可是在见到司马宁竟然直接准备煤炭的时候,丁武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甚至还曾经暗示司马宁,若是真的送煤炭的话,说不定会引起于安通的不满,而且还会让其他官员笑话。

    因为他们都知道,那济宁县的知县可不像这石楼县的知县,济宁县的知县可是一个肥缺。

    有不少人都盯着那个位置,因此对于丁武他们来说,也都十分重视此事。

    因为他们都知道,只要司马宁能调任济宁县,他们的好处必然也能水涨船高。

    可是,司马宁却是告诉他们,此事他们不必多想,只需按照自己的吩咐行事。

    其实在当时,济宁县的知县还有几个人选,但是最终谁都没有想到,会落在送煤炭的司马宁头上。

    对于此事,司马宁也没有过多的解释。

    陈安晏看完之后,也觉得有些奇怪。

    因为按照这丁武的说法,司马宁在石楼县的时候,给于安通送的煤炭数量极大。

    若只是于安通一家甚至算上知府衙门使用,根本就用不了这些数目。

    按照这丁武所说,陈安晏算了算,他们送一次的量,就算每天都使用,也已经足够于安通以及他那座知府衙门用上五年甚至更久。

    而丁武他们三人总共加起来送了超过二十次。

    这些煤炭加在一起可是一个极大的数字。

    因此,丁武他们每次送煤炭前去,虽说的确都是那位师爷接收,但是跟收银子不同。

    之前他们送银子或是其他孝敬前来的时候,他们要么是在城外的别院,要么是在城里比较偏僻的宅子。

    于安通会这么安排,自然是为了掩人耳目。

    不过,在司马宁派他们送煤炭的时候,那位师爷却是让他们直接送到济宁县的码头就行了。

    这对于司马宁他们来说,自然是能省力不少,因此自然都不会有意见。

    陈安晏在看完之后,却是再次皱起了眉。

    他没有想到,在过去这么多天,这两人写了一大堆关于司马宁的琐事,可是在今天却突然提到了这两件事。

    而这两件事,一件似乎是跟那位巡抚大人有关,一件还是跟于安通有关。

    陈安晏想了想,既然眼下自己要查的是于安通,那巡抚大人那边自己就先暂时搁置。

    尽管陈安晏也知道,于安通在兖州做了这么多事,那位山东巡抚未必不知情。

    甚至说不定这两人之间的关系,就跟司马宁和于安通的关系一样。

    可是就目前而言,关于那位山东巡抚,陈安晏知道的线索太少,就算真的要查此人,恐怕也得等回到京城之后再做打算。

    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