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八十章 计划  这个书生有点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九百八十章 计划 (第2/3页)

治病了,说是请薛同光他们不必担心。

    只不过,等陈安晏从广西又来到了杭州,如此已经过了一两个月,但范怀信的病似乎并没有好转。

    所以陈安晏这时候却是有些犯难了。

    这时候,何文轩却是告诉陈安晏,这应该不是难事。

    如今陈安晏既然是想要现在浙江做试验,那他们也能先在杭州做试验,先请薛家为杭州九县培养这九个大夫。

    而且,何文轩在杭州多年,跟附近几府的官员倒是也有联系,请他们发一则告示应该也不是难事。

    陈安晏听了却是大喜过望。

    如此一来,他们便能静待结果了。

    不过,这时候陈安晏却是见到薛同光的脸色似乎有些为难。

    原来,尽管薛同光对于陈安晏还了薛家清白、还让薛启堂进了太医院而将陈安晏视为恩人。

    但如今陈安晏的这个安排却是让他对薛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以为若是真的就如陈安晏安排的那样,先给浙江各县都培养一位大夫,日后再看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培养。

    一旦如此的话,对于他们这些靠医术为生的百姓,会有很大的影响。

    就算是薛家这样世代行医的家族,恐怕也会迎来不小的挑战。

    因为按照陈安晏的计划,浙江第一批培养的银子以及药材都由陈安晏负责,但是日后别的省份以及后续第二批、第三批的大夫,培养他们的费用,陈安晏会跟李文栋商议之后,由各省财政支出。

    其实,摊到每个县,支出的银子并不多。

    而这些大夫在学成回来之后,需要平价行医三年。

    在薛同光看来,如此的话,一定会对其他医馆和药铺有一定的影响!

    其实,薛同光也是未雨绸缪。

    因为从各县选出人才,再一直培养到能坐堂问诊,少则两三年,多则五六年。

    想要影响到各地原本的医馆和药铺,少说也得十年之后。

    而陈安晏在听了之后却是大笑了起来。

    因为薛同光的担忧,陈安晏早就已经考虑过了。

    按照陈安晏的计划,他会跟李彧和李文栋商议,将这些大夫一律纳入衙门管理。

    到那个时候,这些大夫便跟衙门的捕头、仵作等人一样,也算是吃官粮的了。

    而他们在学成回来之后,都必须至少在衙门行医三年。

    不过,为了不影响其他医馆和药房,这些大夫会优先替那些穷苦百姓治病。

    这便需要各地衙门将他们的穷苦百姓都统计出来。

    不过,陈安晏也想过了,不管他们有没有银子,都必须第一时间看病。

    若是穷苦百姓,便记录在册,请他们日后付清。

    但若是有人想要浑水摸鱼,看了病不给银子,那衙门也能前去拿人。

    另外,诊金和药材的利润,只要能维持大夫的工钱就行。

    如此一来,穷苦百姓去了之后便用最少的钱看病,而且还能赊账。

    至于正常的百姓,他们未必等得起,所以还是会去其他的医馆看病。

    因此,这对于其他的医馆和药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毕竟,那些看不起病的百姓也不会去那些医馆。

    何文轩听了之后却是十分震惊。

    他原本以为陈安晏这样的计划说不定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