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条件 (第2/3页)
时候,陈安晏已经向他暗示,暗中指派杀手的人,正是如今的北周皇帝耶律恒德!
陈安晏见他如此,又接着说道:“想必耶律大王应该还记得,当初你在北周的威望,却是远胜如今的这位北周皇帝。可是,在令公子被杀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你的父皇却是因病暴毙,而且还留下了遗诏,传位耶律恒德,难道耶律大王你就一点都没怀疑?”
其实,对于此事,耶律平当然也怀疑过。
陈安晏说得不错,在当年的北周,耶律平的威望仅次于他的父皇。
因为像北周这样的游牧民族,最重视的就是军功。
耶律平的父皇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军功赫赫,为北周开辟了不少疆土。
而耶律平也是为北周征战多年,打了不少胜仗。
相比之下,耶律恒德却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北周都城,上战场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因为耶律恒德从小便喜欢读书,而北周并没有太深的文化沉淀,相比之下,大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耶律恒德读了不少大梁的书,因此,他的性格也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
耶律恒德试图效仿大梁,想让读书人来治国,但却遭到了北周大部分人的反对。
不光是那些朝臣,就连普通的百姓也反对此事。
因为北周自建国以来,骑射就是他们的代名词。
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骑兵就是他们的话语权。
因为在北周国内,其实还有许多部落。
这些部落分据一方,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牛羊和财物。
而耶律氏就是北周最大的部落,其他所有部落都要听从耶律氏的命令。
不过,这些部落在当地也都有极大的权利,就像是一方的土皇帝一般。
他们之所以反对耶律恒德的想法,是因为若是真的依照耶律恒德的意思,那他们的权利就会大大减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一旦真的如此,那北周骑兵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早年的时候,耶律恒德在北周的威望一直远远不及耶律平。
在后来的那几年里,耶律恒德倒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通过从大梁书籍所学,提出了一些治国之策,才算是稍有好转。
可纵是如此,他在先皇的心中,也不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
毕竟,在先皇看来,看到耶律平,就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
因此,大部分朝臣都认为,先皇会将皇位传给耶律平。
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先皇会突然因病暴毙,而且,还留下了传位耶律恒德的遗诏。
其实,当初也有朝臣对诏书起了疑心。
毕竟,先皇的死太过蹊跷。
可是,一位先皇的近臣在检查了诏书之后宣布,这份诏书是真的。
因此,耶律恒德继承皇位也算是名正言顺。
而那个时候对于耶律平来说,虽说心中还是有些失望,但他却并未多想。
在他看来,或许是先皇想要北周有一些新的变化,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安排。
而且,平日里自己都是在外征战,耶律恒德在都城陪着先皇,因此,他们两人更加亲近一点都不奇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