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卷宗(二)  这个书生有点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卷宗(二) (第2/3页)

政王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

    而在这些史书记载,其中一位摄政王就是因为起了谋逆之心,只是他没想到,皇帝早就发现了他的野心,所以也一直在暗中培植势力。

    而那位摄政王因为贪恋这样的权利,眼看着小皇帝就要开始掌权,他选择孤注一掷,派兵为围住了皇宫,想要以此来逼宫,只是他没想到,小皇帝早就从别处调兵,而且,他还在宫里暗藏了千余手下。

    这位摄政王最终难逃一死。

    至于另外一位,按照一些文人墨客的评述,这位摄政王似乎有些冤枉。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位摄政王在那些年里也算是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可那位小皇帝还没有等到掌权,就联合他的母后利用手段控制住了朝局,最终那位摄政王只能交出了手中的权利,还被那位小皇帝软禁了起来。

    而对于这件事,当年还有一些其他的传闻。

    有人说是那位摄政王贪恋权位,并不愿意放权,甚至还有谋反的意图。

    所以小皇帝才要先下手为强,他这么做,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

    而为了避免家丑外扬,所以并没有将此事公告天下。

    不过,也有人说,小皇帝之所以会这么快对付那位摄政王,是因为受到了其母后的挑唆。

    在那位摄政王执政期间,小皇帝的母后曾多次提出要给她的族中兄弟侄甥升官,可那位摄政王却以他们政绩平庸为由,不愿升他们的官,反而还贬了几人的官。

    因此,小皇帝的母后才会怀恨在心,罢免了其摄政王的身份。

    不过,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在正史里也没有提及这些,所以,真相究竟如何,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按照陈安晏的想法,就算单文柏他们想要对付李文栋,恐怕借他们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直接要了李文栋的性命,所以,陈安晏认为,他们一定是想要利用第二种办法来对付李文栋。

    一般的罪名根本不可能把李文栋拉下马,史书上的那位小皇帝和太后是声称摄政王跟周边其他国家过从甚密为由,罢免了其摄政王的身份。

    因此,单文柏他们想要对付李文栋,恐怕至少也得是这样的罪名才行。

    可是,李文栋掌权这些年,很少会离开京城。

    就算会暂时离开,也会带上大量的侍卫,旁人根本无法接近。

    陈安晏又仔细看了一遍,回想了一遍李文栋的卷宗,可一时之间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离开这里。

    好在单文柏他们似乎并没有打算急着出手,所以对于陈安晏来说,他还有时间去追查。

    离开文渊阁后,陈安晏又去找了李彧,将黎雨竹之事告诉了李彧。

    李彧今日一早就在等着陈安晏了,昨天晚上陈安晏让高公公带太医去仔细检查黎雨竹,高公公回去之后自然立刻将此事告诉了李彧。

    如今,李彧在听了陈安晏的解释后,却是有些郁闷。

    毕竟,他对黎雨竹还是有几分好感的。

    好在他也知道轻重,若是这件事传扬开来,日后必定会成为齐太后他们攻击自己的借口。

    所以,李彧让陈安晏去处置黎雨竹。

    陈安晏这时候也有些头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