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遇刺  这个书生有点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遇刺 (第1/3页)

    其实,眼下离大梁年节只有二十多天了,而其他国家的使臣也几乎都已经到了,但北周和西夏的使臣却还没有抵达大梁京城。

    一般来说,这些外邦使臣在进入大梁的时候,都会有大梁的官兵护送。

    而按照传回来的消息,北周和西夏进入大梁之后,护送的官兵根本就算不上尽职。

    用他们的话来说,虽然这次收复了新疆和西藏,但大梁还是有不少官兵战死。

    在这些护送的官兵之中,有的跟那些战死的官兵相熟。

    因此,在面对北周和西夏的使臣时,自然不会给好脸色。

    而相比之下,西夏的情况稍好一些。

    虽说他们先是背信弃义,但最终还是投降了,而且还跟大梁一起对付北周。

    所以,那些护送的官兵也只是选一些难走的山路折腾一些西夏使团的人。

    这次代表西夏出使大梁的,还是那位长公主李纯以及拓跋浩存。

    他们自然也知道大梁的官兵为何要这么做。

    其实,按照拓跋浩存的意思,早就要翻脸了,或者至少也要向那些大梁的官兵表达不满。

    可最终还是被李纯拦了下来。

    用她的话说,如今李密在陈安晏的手里,慧净国师在大梁朝廷的手里。

    慧净国师也就罢了,她可不愿李密出事。

    而且,之前她也收到了慧净国师遇刺的消息。

    李纯并不清楚陈安晏跟单文柏他们之间的博弈,却把那次行刺看成了陈安晏对他们的警告。

    再加上在这之前,的确是西夏连同北周一起在算计大梁,所以,李纯面对大梁随行官兵的无礼,还是一再选择了忍让。

    而北周的情况就要惨一些了。

    在整个北周,知道耶律平跟陈安晏暗中合作的人屈指可数。

    所以,原本按照北周朝廷意思,这次大梁年节,他们根本就没有派出使臣的打算。

    其实,不光是北周,就连大梁朝廷都认为北周这次一定不会有人出使大梁。

    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耶律平还是力排众议,派出了使臣。

    他这么做,自然是因为陈安晏的关系。

    而大梁的官兵在见到北周的使臣后也十分诧异。

    不过,他们也很快想到了一系列折磨人的法子。

    走那些崎岖小道只能算是家常便饭,他们选的路线,要么缺水要么缺粮。

    粮食倒还好,他们最多也就是平时日想法设法的囤一些。

    但水属实没有太好的办法。

    他们随身的水袋根本就储存不了太多的水,而护送的官兵还专门走那些缺少水源的地方。

    在这一路的折磨之下,双方还发生过几次冲突。

    如此一来,他们的行程自然是慢了下来。

    按照传回来的消息,北周恐怕还得十天左右才能抵达京城。

    而在这段时间里,陈安晏又得到了一个消息。

    自从徐镖头的人开始监视那些北周人后,刘辰林便也离开了京城,赶往云南。

    有一天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