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皇亲  这个书生有点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皇亲 (第2/3页)

怀处事,但通敌这样的罪行非同小可,宇文德荣跟杜和安的想法一致。

    不过,相比之下,他不太赞成过多的折磨,希望到了那个时候,可以给对方一个痛快。

    而李彧的第二个问题就让他们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了。

    若是按照大梁的律法,通敌叛国之人的下场自然只有死路一条。

    但皇亲跟普通的百姓不同。

    在大部分时候,就算皇亲触犯了律法,也只有宗人府能审判。

    而宗人府里的官员也都是皇亲,一般来说,就算是杀人放火,也不会判死罪,最多也就是赔银禁足而已。

    所以,李彧的这个问题让宇文德荣和杜和安都不知该如何回答!

    宇文德荣告诉李彧,他们这些大臣无权过问皇家事务,若是真的有皇亲通敌叛国,也只能交由宗人府审理,至于他们这些大臣,也只能给出一些建议而已。

    至于是什么样的建议,按照宇文德荣的说法,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再结合大梁的律法而定。

    其实,宇文德荣的说法多少还是有些委婉。

    毕竟,按照大梁的律法来说,通敌叛国就是死罪!

    相比之下,杜和安的态度就要强硬得多,他直接就是建议死罪!

    唐大年虽然是正三品的顺天府尹,就算是放眼整个大梁,也算是一个大官立刻。

    可是,在这五个人之中,他的官职和身份却并没有什么分量,所以,在出来之后,唐大年也十分识趣的站在了最边上的位置。

    而让他不解的是,李彧为何会问这第二个问题,因为通敌叛国的明明是单文柏,而单文柏并没有皇亲的身份。

    唐大年也不禁猜测,莫非李彧只是随口问问罢了。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单文柏在先皇驾崩后不久就投靠了齐太后。

    一直到现在,才查出了他跟北周有来往,这时间上会不会太巧合了一些。

    另外,从刚才审问萧远峰的情况来看,尽管按照萧远峰所说,是单文柏跟北周勾结,单文柏投靠齐太后只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

    可谁又能保证,真正跟北周勾结的不是齐太后,单文柏不过是代表齐太后跟北周谈判而已。

    在刚才审问萧远峰的时候,唐大年就觉得怪怪的。

    因为听起来单文柏的野心似乎也太大了,而且,就算到时候北周真的能吞并大梁,从北周的野心来看,也绝不可能将高丽送给单文柏。

    所以,这一切恐怕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局,为的就是将单文柏推出来,好让齐太后置身事外。

    倘若跟北周勾结的是齐太后,这一切也就说得通了。

    在得知此事后,齐太后非但没有把单文柏控制住,而是来找李文栋,替单文柏说话。

    另外,从单文柏送出去的一百多万两银子,根据几家钱庄的账目来看,有一部分是来自宫里,想来就是寿康宫的银子。

    再加上刚才皇上问的第二个问题,这似乎就是在试探宇文德荣和杜和安的态度。

    李彧在提到皇亲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想到了那些亲王,反而忘了一件事,太后也是皇亲!

    一想到此,唐大年也不免背脊发凉。

    而若是自己猜测准确的话,那陈安晏他们就是故意将单文柏推出来的。

    毕竟,就算是皇上,从眼下来看,也不能拿太后怎么样。

    所以,皇上和陈安晏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对付单文柏。

    若是能将单文柏除去,也算是断了齐太后的一条臂膀。

    而这,也是齐太后怒气冲冲来讨要说法的原因。

    想通这一切的唐大年不由的打了一个冷颤。

    不过,在这五人之中,最吃惊的并不是唐大年,而是那位都察院左都御史史苏平。

    李彧在问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尽管他问的是宇文德荣和杜和安,但他的眼神却时不时的看向了史苏平。

    李彧口中的亲王,在史苏平听起来,自然指的是燕王。

    只是他不知道李彧故意当着自己的面这么问,究竟是意有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