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手巾  这个书生有点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手巾 (第2/3页)

候天色还早,杜和安便又去了枢密院。

    他刚到枢密院,手下便告诉他,说是顺天府尹唐大年在半个时辰前来找过他。

    杜和安猜到这位唐大人是要跟自己商议单文柏的案子。

    在枢密院待了会之后,杜和安便去了顺天府。

    让杜和安意外的是,等他赶到顺天府的时候,得知在半个时辰之前,宇文德荣就已经到了这里。

    很快,顺天府的官差便将杜和安带到了唐大年的书房!

    对于宇文德荣来说,他倒是早就料到了杜和安会来。

    他告诉杜和安,刚才他已经从唐大年的口中得知了今日审问萧远峰的整个经过。

    结合签字画押的口供来看,对单文柏十分不利。

    随即,唐大年又派人去将萧远峰带到了书房,由宇文德荣和杜和安问话。

    萧远峰的回答滴水不漏,一口咬定是单文柏通过京城的那间赵家皮货铺跟他们联系。

    至于那间赵家皮货铺,顺天府在上午的时候就已经查封了。

    不过,到了下午的时候,又被大内侍卫接管了。

    按照他们的搜查,里面的确有不少北周人生活的痕迹,特别是那里的皮货,经过京城其他皮货铺掌柜的仔细比对发现,赵家皮货铺里的皮货,九成以上都是来自北周,只有不到一成是来自大梁东北一带。

    想来,那不到一成的皮货也是他们为了掩人耳目。

    而且,顺天府的官差在那里搜到了几样东西,除了四宝斋的纸外,还有一方手巾。

    四宝斋主要售卖的是文房四宝,而开化纸便是他们的镇店之宝!

    据说,这四宝斋的东家就是浙江开化县人士,家中数代都是以制作开化纸为生。

    到了这一代,他们用这些年积累的银子,来到京城开了这间四宝斋。

    他们做的开化纸质地细腻,比其他纸张要更加洁白,且帘纹不明显。

    虽然纸张很薄但韧性极强,摸起来十分柔润,深受京城那些达官显贵的喜爱。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每年大部分开化纸都“进贡”了,至于剩下的,则是卖给了京城的那些达官显贵。

    宇文德荣就是四宝斋的客人!

    所以,他在听到赵家皮货铺里有开化纸后,觉得十分奇怪。

    北周不懂造纸之术,虽说在最近的这几十年里,通过往大梁安插眼线的方式,也得到了一些制作纸张的方式,但在经过尝试之后,要么做出来的纸张十分粗糙,而且很硬,要么就是直接失败。

    而且,造纸的原料多为木浆,需要大量的树木,北周只有大片的草原。

    最终,北周还是放弃了造纸术。

    所以,北周的书信大多还是以兽皮为主!

    虽说这些被派到大梁京城的北周人,为了不被发现他们的身份而跟大梁的百姓一样,也用纸张来写信,但用这样的纸实在是不合常理。

    因为光是一张开化纸,就得一两银子。

    而他们在赵家皮货铺搜到了五十余张开化纸,这便是五十几两银子。

    这对于一间皮货铺来说,着实太过奢侈,显得不合常理。

    唐大年派人去过四宝斋,按照掌柜的说法,这开化纸十分贵重,每一笔交易他们都有账目。

    而且,他们几乎都是送货上门。

    根据账本以及他们的回忆来看,四宝斋从来没有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