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喜欢叫你仔仔 (第3/3页)
学,不然我怕自己走丢了。”
顾怆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好,都给你。”
走到回家路上,许悠悠突然想起什么,从兜里掏出那软乎乎的物件塞回顾怆手里:“这个你拿着,别弄丢了。”
顾怆挑眉:“不是你的定金吗?”
“对啊,”许悠悠理直气壮,“我交了定金,你就得给我一辈子的售后服务!”
顾怆:“……”
晚风轻轻吹过,带着夏末的温柔。许悠悠看着身边顾怆的侧脸,突然觉得,这场迟到了八年的相遇,不是意外,而是命中注定。
【系统提示:最终任务完成。祝宿主许悠悠,与顾怆共度岁岁年年。】
许悠悠在心里悄悄说:“系统,任务不用奖励了。我想要的,好像已经得到了。”
他转头对顾怆说:“顾怆,你知道吗?我觉得我这辈子最伟大的发现,不是三步上篮力学模型,也不是童年债清算公式,而是——你。”
顾怆愣了愣,随即轻笑:“抽象派诗人,继续。”
“那我再创作一首!”许悠悠清清嗓子,“你是我的学霸,我是你的……呃……学渣?不对,重来!你是我的北极星,我是你的……流星?也不对!算了,你是我的,我是你的,这不就完了!”
顾怆笑出声,伸手握住他的手:“嗯,完了。”
两人并肩走进小区,路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终于交汇的线,在夜色中紧紧相依。
第二天清晨,许悠悠踩着上课铃冲进教室,手里还抓着两袋热气腾腾的包子。他把其中一袋塞到顾怆桌上:“顾怆,这是我早上排队抢的限量版‘红烧肉包子’,先给你尝尝,算是我对你物理笔记的预付租金。”
顾怆看着那袋油光闪闪的包子,沉默了三秒:“……谢谢。”
“谢什么啊,”许悠悠摆摆手,“以后我每天都给你带早餐,你就负责每天给我讲物理题,我们这叫学术互助,懂不懂?”
顾怆挑眉:“你确定不是你单方面蹭吃蹭喝?”
“哎呀,细节!”许悠悠坐回座位,“你看,这叫资源优化配置。”
午休时,许悠悠神秘兮兮地从书包里掏出一叠彩色便利贴,在上面写满了“力学小抄”:“看,这是我为你量身定制的‘三步上篮物理速记’,保证你一看就会。”
顾怆接过一看,上面赫然写着:“第一步:跑。第二步:跳。第三步:信我。”
顾怆:“……”
下午自习,许悠悠趴在桌上对着一道物理题发呆。顾怆走过去,敲了敲他的桌面:“不会?”
“不是不会,”许悠悠抬起头,“我在想,这个题目是不是在暗示我们应该早点放学去吃红烧肉。”
顾怆忍笑:“你这是把物理题解成了生活题。”
“生活才是最大的物理题嘛,”许悠悠耸耸肩,“比如,为什么我一看见你就心跳加速?这是加速度问题。”
顾怆:“……”
傍晚,两人一起去超市买菜。许悠悠推着购物车在零食区狂奔:“顾怆,我们要不要买薯片?买一送一!”
“我们是来买红烧肉材料的。”顾怆无奈地把薯片放回货架。
“那我们买这个!”许悠悠举起一盒巧克力,“这个可以增加你的‘甜度’,让你不那么冷。”
顾怆看着他,眼神里闪过一丝笑意:“我冷?”
“嗯,”许悠悠认真地点头,“你是北极星,我是太阳,负责给你送温暖。”
顾怆:“……”
应顾怆家父母都常不回家,所以他们今晚去了顾怆家,许悠悠自告奋勇要下厨,结果差点把厨房烧了。顾怆默默接过锅铲,十分钟后,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端上桌。
许悠悠吃得满嘴流油:“顾怆,你真是被学习耽误的厨师!”
顾怆淡淡道:“你是被学习耽误的……食客。”
“那正好,”许悠悠眯起眼睛,“我们是天生一对。”
顾怆没有反驳,只是把最后一块红烧肉夹到许悠悠碗里:“多吃点。”
夜深人静,许悠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拿起手机给顾怆发消息:“顾怆,我突然发现一个重大科学问题。”
很快收到回复:“什么问题?”
“为什么你在我身边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
过了几秒,顾怆回复:“因为仔仔在做有意义的事。”
许悠悠盯着屏幕笑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和我在一起。”
许悠悠的脸瞬间红透,回复:“抽象派科学家表示,这个答案我很满意。”
第二天上学路上,许悠悠突然停下脚步:“顾怆,我有个提议。”
“仔仔请说。”
“以后我们每天都要一起走这条路,直到……”许悠悠想了想,“直到我们都老得走不动为止。”
顾怆看着他,眼神温柔:“仔仔我也想。”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安静。许悠悠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顾怆,这是我给你准备的‘顾怆观察日记’。”
顾怆接过一看,第一页写着:“观察对象:顾怆。特征:冷、高、帅。弱点:许悠悠。”
顾怆:“……”
“别生气嘛,”许悠悠凑过去,“我这是在做严肃的科学研究。”
顾怆合上本子,轻声道:“那我也有一个观察结果。”
“什么?”
“是你,”顾怆顿了顿,“是我一生的例外。”
许悠悠愣住了,随即笑开:“那我也有一个例外——是你。”
两人相视一笑,继续并肩前行。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漫长的上学路,平淡却充满温暖,简单却满是幸福。
菜菜有话要说:
写这段日常的时候,我其实好几次对着屏幕红了眼眶。许悠悠举着“红烧肉包子”说“学术互助”时,我脑子里总忍不住跳回童年那个画面——小小的他把最爱的糖塞给顾怆,说“吃了就不疼了”。十几年过去,他还是用这种“拐着弯”的方式表达在意,只是当年的糖变成了包子,当年的“安慰”变成了“想和你靠近”,可那份纯粹的心意,从来没变过。
顾怆接过包子时的沉默,我写了很久。那不是简单的“谢谢”,是他心里翻涌的情绪——他比谁都清楚,许悠悠递过来的不是包子,是跨越了八年的、连本人都没察觉的温柔。就像后来许悠悠掏出“三步上篮速记”,写着“第三步:信我”,顾怆看着那行字没拆穿,不是觉得荒唐,是突然想起小时候被许悠悠护在身后时,对方也是这样拍着胸脯说“别怕,有我”。有些承诺,原来早在童年就埋下了伏笔,只是许悠悠忘了,顾怆却记了一辈子。
最让我鼻酸的是深夜聊天那段。许悠悠问“为什么和你在一起时间过得快”,顾怆回复“因为在做有意义的事”时,我其实是带着心疼的。顾怆太懂这种“明知故问”里的在意,也太清楚自己早已把“和许悠悠在一起”当成了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他没说出口的,是“因为是你,所以每一秒都珍贵”,可这份克制的温柔,比直白的告白更戳人——他怕说穿了,会打破许悠悠这份“没心没肺”的天真,更怕自己藏了八年的心意,会让对方觉得突然。
写“顾怆观察日记”时,我故意让许悠悠写下“弱点:许悠悠”。许悠悠以为是玩笑,可顾怆合上本子时的眼神,我是带着真实的情绪去写的——那是“原来我在你心里,是这样特别的存在”的动容,也是“幸好我等到了你”的庆幸。顾怆这辈子的“例外”,从童年被护在身后的那一刻起,就只给了许悠悠一个人。他的“冷”是给别人的,他的温柔、他的耐心、他藏在细节里的在意,全都是给许悠悠的。
有时候我会想,最催泪的不是“双向奔赴”的口号,是这些“你忘了,我记得”的瞬间。许悠悠用他的“抽象”把在意藏在包子、速记、日记里,顾怆用他的“沉默”把回忆藏在眼神、动作、回应里。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靠近,一个浑然不觉,一个小心翼翼,可偏偏就是这种“错位”的温柔,让我觉得特别珍贵——原来有些感情,就算晚了十几年,就算隔着遗忘和时光,也会在日常的烟火气里,慢慢找到彼此,慢慢把“我”变成“我们”。
你们有没有在某个细节里,突然想起他们的童年?是许悠悠递包子的瞬间,还是顾怆夹红烧肉的动作?其实我藏了很多这样的“小钩子”,就想让大家和我一样,在笑出声的时候,突然被某份藏在日常里的温柔戳中——原来最好的爱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是你闹着说“学术互助”,我笑着陪你演完,然后把这份温柔,藏在接下来的岁岁年年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