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章 臣,立军令状 (第2/3页)
李聆风不在乎,他只是在等待一个契机。
又过七日,契机来了。
这一日,朝会之上,李聆风着锦衣上朝。
新任户部尚书(由原治粟内史部分职权转化而来)奏报:
南柳河赈灾虽已初见成效,但后续重建、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仍需大量钱粮,加之边境军费、官员俸禄改制后的支出,国库压力巨大。
紧接着,兵部尚书(由原太尉府部分职权转化而来)也出列,提及东楚边境,近来小规模的摩擦增多,虽未爆发大战,但气氛紧张,边防军队的装备、粮饷需及时补充,以防不测。
一时间,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没钱寸步难行’的焦虑感。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李聆风,忽然从队伍末尾走了出来,高举笏板:
“臣,李聆风,有本奏。”
他的出声,立刻吸引了所有朝臣的目光。
这位消失在大众视野一段时间的‘国士’,突然在朝廷为钱发愁的时候站出来,是想做什么?
屏风后的女帝,声音清冷平静,“讲。”
“陛下,诸位大人,”李聆风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文武百官,“国库空虚,无非‘开源节流’四字。”
“节流之事,有三省各位同僚殚精竭虑,想必已有章程。”
“臣今日,想谈谈‘开源’。”
“哦?国士有何高见?”女帝冷声道。
“臣近日翻阅典籍,察访民情,发现我离阳地大物博。”
“然,诸多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李聆风开始了他的表演。
“譬如,坝上郡。”
他特意加重了这三个字。
“坝上郡虽地处边陲,气候苦寒,但地域辽阔,草场丰美,极宜畜牧。”
“且,臣听闻,郡内有一种黑色石料之矿脉,若经勘测,或可大为所用。”
李聆风故意隐去了石涅之名,就是担心引起各国商人的警觉。
“因地处偏远,管理松散,才使坝上郡人烟稀少,田亩荒芜,实为我离阳一大损失。”
“臣,愿请旨前往坝上郡,担任郡守,因地制宜,发展畜牧,勘探矿藏,尝试屯田,为我离阳开辟一新财源!”
“同时,坝上郡与下唐接壤,臣亦可就近观察下唐动向,以备不时之需。”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他脑子瓦特了不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