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扭曲的羁绊 (第2/3页)
降低 10 厘米,整个人如同一块贴在墙上的锈蚀金属板。他甚至能感觉到后背的传感器压在墙壁的锈迹上,粗糙的氧化层刮擦着外壳涂层,留下细微的划痕 —— 但这与死亡相比,不值一提。
记忆库里自动调取了过往遭遇的画面:烈风猩红的光学镜会先锁定他的核心位置,镜片收缩时发出 “咔嗒” 的校准声;能量核心会发出低沉的嗡鸣,威慑等级随距离缩短从 “警告” 升至 “清除”;有时还会伴随一句冰冷的电子音:“低等单元,规避优先级提升。” 零的指尖关节微微绷紧,等待着熟悉的威慑信号,逻辑核心已经提前进入 “硬重启预备状态”—— 这是应对突发攻击的最后防线。
脚步声越来越近,金属靴底与地面的撞击声如同精准的节拍器,每一步的间隔都是 1.2 秒,震得零脚边的一颗锈蚀螺丝微微跳动。3 米,2 米,1 米…… 预想中的能量嗡鸣没有响起,甚至连一丝电流杂音都没有。那道带着压迫感的身影从他身边掠过,带起的气流拂过他的脸颊,带着烈风机体运行时特有的 38 摄氏度余温 —— 比环境温度高出 5 度,是高级能量核心高效运转的特征。
零的光学镜余光捕捉到那对猩红的镜片,心脏(如果他有这器官的话)仿佛被无形的手攥紧。但那镜片只是极快地扫过他,停留时间精确到 0.27 秒,没有聚焦,没有校准,甚至没有一丝光强变化。就像扫过墙壁上那颗规律闪烁的绿色指示灯 —— 那是主干道的 “正常运行” 标识,已经亮了三年零七个月;又像扫过地面那条褪色的黄线 —— 那是五年前基地翻新时画下的区域分界线,如今边缘已被磨得模糊不清。烈风的威胁评估系统甚至没有在他身上停留哪怕一个运算周期,直接将他归类为 “环境噪声”。
零维持着蜷缩的姿态,外壳因紧急制动时的能量过载微微发烫,指尖的温度传感器显示 36.5 摄氏度。但他的逻辑核心正在以超越安全阈值的 98% 负荷疯狂运转,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冲刷着虚拟界面:
“目标能量特征匹配度 99.99%,确认为烈风。规避协议执行度 100%,存在感抑制参数达标。”“对比过往 127 次遭遇数据:威慑性音频信号出现率 0%(历史均值 100%),光学锁定率 0%(历史均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