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章 青川归雁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8章 青川归雁 (第2/3页)

缘还带着点泥土,“不是野兽的,是人的脚印,只是鞋底沾了煤渣,看起来像黑印。而且脚印的间距很小,应该是个矮个子的人。”

    沈砚秋走到祠堂的梁柱边,指尖敲了敲柱子——声音发闷,不像实心的。他绕到柱子后面,发现柱身上有个不起眼的虫洞,洞口还沾着点木屑:“‘咚咚’声应该是虫蛀的缘故。”他解释道,“这柱子是老松木做的,里面生了蛀虫,晚上温度低,木材收缩,虫洞共振,就会发出响声。”

    王老实凑过来,往虫洞里看了看,果然看到几只细小的虫子爬动,顿时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还以为是槐仙发怒了。”

    可沈砚秋却皱起了眉——供桌上的馒头是前天才换的,就算有老鼠,也不会只偷两个,还把烛台歪得这么整齐。他拿起供桌上的布垫,布垫下面压着个东西——是半枚铜钱,铜钱边缘有个缺口,上面刻着个“陈”字。

    “这是……陈会计的铜钱?”柳如烟也认了出来,香港地下库藏里,陈会计的口袋里就装着同样的铜钱,“怎么会在这里?”

    沈砚秋握紧铜钱,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他想起陈会计被押走时喊的“不会放过你们”,心里突然沉了一下——难道槐帮还有残余的人,跟着他们回了青川镇?

    当天晚上,沈砚秋和柳如烟决定留在祠堂守着,赵毅自告奋勇要一起,却被沈砚秋按住:“你去跟小石头住,顺便问问他,最近有没有看到陌生人进镇。”他知道赵毅虽然成长了不少,但青川镇的事,他更想和柳如烟一起面对——这里有他们的回忆,也有父亲的痕迹。

    夜幕降临时,祠堂里渐渐暗了下来,只有月光透过窗棂,在地上洒下几道银线。沈砚秋坐在供桌旁,手里握着父亲的玉佩,两块玉佩合在一起,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柳如烟靠在柱子上,法医箱放在脚边,耳朵贴在柱身上,听着里面细微的“沙沙”声——是蛀虫在爬动。

    “你说,铜钱会是谁放的?”柳如烟突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祠堂里显得格外清晰,“陈会计已经被判刑,他的人不可能到青川镇。”

    “可能是有人故意用他的铜钱,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沈砚秋摩挲着铜钱上的缺口,“青川镇知道陈会计的人不多,只有王老实、林阿翠几家,还有……王二。”

    王二——那个之前和王老四吵过架,被怀疑藏有***的草药贩子,自王家村案后,就一直安分守己,开着家小药铺,怎么会突然和陈会计的铜钱扯上关系?

    就在这时,祠堂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沈砚秋立刻吹灭手里的火折子,柳如烟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