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9章 张太平的一生  孤独的寻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529章 张太平的一生 (第2/3页)

男孩本该彻底死亡的。

    “莫非他已经不是张太平了?”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

    叶铭继续做一个旁观者,看着男孩的变化。

    经过这一次的死而复生,男孩的天资似乎变得好了些。

    但是有限,但是男孩很开心,他毅然决然将只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变作三个小时。

    这样又过了三年。

    之前的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男人。

    叶铭看着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男孩,变作了文章第一名。

    亲眼看着老者从之前的看不起到最后的倾囊相授。

    亲眼看着四周的弟子从嫌弃变成了尊崇。

    没有多久,第一次乡试开考了。

    张太平不出意料的考上了。

    他穿着一身已经浆洗的发白的衣服,靠着自己老师和同窗的资助毅然决然的决定上京赶考。

    结果很残酷,他落榜了。

    同窗前来安慰他。

    “并不是你不够努力。

    而是学习环境,藏书乃至教习水平都不一样。

    你回到家乡可以当一个学者,教书育人,也算改变了你家的处境。

    之后培养子嗣,没准就能高中了。”

    谁料张太平摇了摇头,在同窗不解的目光之中,毅然决然的来到了京城最大的京阜师院学童班考试。

    很幸运他考中了,但是同窗们又来规劝。

    “这都是给刚启蒙的孩子们上的学,你为什么如此贬低自己呢,和我们。”

    张太平摇了摇头,笑着拒绝道。

    “我只是在学习知识。”

    然后他顶着旁人的白眼加入了一群平均年龄只有十岁的学堂。

    他没有因为这些知识已经掌握,就轻言怠慢,反而所有的功课都要多做很多遍。

    等到又过了三年,张太平二十岁了。

    他再次成为京阜师院第一名的弟子,并且如愿以偿的通过了会试。

    诸多同窗前来恭喜他,却发现他还在屋内默写着经义。

    听闻自己高中,他十分开心道。

    “今日可以多睡一个时辰。”

    众人无不敬佩。

    之后是殿试,张太平二甲第一。

    他得授官职那一天,终于是忍不住眼泪涟涟。

    泪水一边打湿着纸张,他一边写着文章。

    也是这个时候,他被当朝太师关持节相中,招了孙女婿。

    同年去武隆县当了知县,成为一方大县的最高权利的拥有者。

    少年进士,娇妻美妾,百里至尊,应该是无数人一辈子的梦想他都已经实现了。

    但是他却没有丝毫放松,来到武隆县之后。

    他亲自和农民交流,学习农耕知识。

    重新厘定农田,打击富豪兼并。

    可这却让他的岳父不满。

    原来武隆县正是老太师的家乡,整个武隆县最大的地主就是关家。

    来信斥责张太平目无尊长,忤逆不孝。

    妻子也和他生气,回了娘家。

    张太平脸色憔悴了不少,但还是坚持自己的政策。

    没过一年,武隆县大治,但是在考核之后,他却只得了一个下等。

    因此被迁到启功县当知县。

    启功县是小县,且位处西北,干旱少雨,虽然土地较多,但是实际产出很少,每年还要靠朝廷接济。

    张太平来到这里之后,还是先深入老百姓之间,了解目前的困境。

    然后亲自去州府拜访里面掌管水利的官员学习经验。

    最后他因地制宜,开始兴修水利。

    虽然还是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水利短缺的问题,但是勉强不用朝廷救济了。

    这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开凿出来的水井并不足够每个村都有,各村为了争夺水源开始进行械斗。

    张太平站到两方战斗的中间,这才止住了逐渐变糟的场面。

    之后,他将各村村长叫到一起,谈了三天三夜。

    之后他亲手写下《启功乡约》 规定了各村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至此张太平收获了启功县的民心。

    也正是如此,他开始考虑如何带领启功县人民更好的活下去。

    他发现启功县所处的位置是一条商路的必经之路,但是由于四周遍布山贼,很多商队宁愿绕道而行。

    他于是操练丁勇,打击四周的山匪路霸,用时一年,终于彻底平定周边匪患。

    原本的商队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