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7章 初识佳人林晓梅  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7章 初识佳人林晓梅 (第2/3页)

,周扒皮那五十块钱暂时安全,他可以趁这段与世隔绝的时间,好好梳理人际关系,特别是……那个总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梳着两条黑亮麻花辫的身影。

    这不,机会很快就主动找上门了。

    晌午过后,雪势稍微弱了些,但风力依旧强劲。

    支书王有德深一脚浅一脚,像个雪人似的挪到了李长青家门口,帽子和肩头都积了厚厚一层雪。

    “长青,建军,在家不?快来搭把手!”

    王有德拍打着身上的雪,声音带着焦急

    “知青点那破房子,房顶积雪太厚了,椽子嘎吱作响,怕是要压塌了!得赶紧上去把雪给清了,不然要出大事的!”

    小河村的知青点设在村东头一座废弃的旧庙里,三间低矮的土坯房,年久失修。

    那里住着五六个从省城和沪市来的知青,林晓梅就在其中。

    前世,李长青对知青点印象不深,只记得他们生活清苦,与村民有些疏离。

    李长青和大哥立刻穿上最厚的棉袄,拿起木锨、扫帚,跟着王有德顶风冒雪的往知青点赶,风雪扑打在脸上,眼睛都很难睁开。

    快到知青点时,就看见几个穿着臃肿、不合身棉衣的年轻男女,正手忙脚乱地用铁锹、簸箕甚至脸盆清理房顶和院里的积雪,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鼻涕直流,动作笨拙而吃力,显然极度不适应这种极端天气下的重体力劳动。

    李长青一眼就看到了林晓梅。

    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明显不合身的军绿色棉大衣,腰间用一根布条勉强束住,围着一条半旧的红色毛线围巾,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从同样旧的棉帽檐下垂到胸前,鼻尖和脸颊冻得通红,像熟透的苹果。

    她正和一个女知青合力抬着一个破旧的簸箕,试图把雪扬到远处,但积雪太沉了,她们抬得摇摇晃晃,扬出去的雪没多远就又落回脚下,显得十分狼狈,但那紧抿的嘴唇和眼神里透出的倔强,却让李长青心中一动。

    “王支书!您可来了!”

    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身材高瘦的男知青看到王有德,像看到救星一样踉跄着迎上来,他是知青点的组长孙卫东,说话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

    “这雪太大了,房顶吱呀乱响,我们……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别慌别慌!”

    王有德挥挥手,大声招呼李长青兄弟

    “长青,建军,你俩年轻,先上房顶,赶紧把雪推下来!小心点,踩着大梁走,别把房顶踩塌了!其他人都在下面清理!”

    李建军憨厚地应了一声,找来一个看起来不太牢靠的破木梯子,蹭蹭蹭的就爬上了房顶。

    李长青却没有立刻上去,他目光扫过院子,看到墙角堆着几块破旧的炕席和木板,心里立刻有了更高效的主意。

    他走过去,对林晓梅和另外两个满脸无助的女知青说

    “同志,用这个扬太费劲了,找几块木板,顺着房檐往下推,会省力点,效率也高。”

    林晓梅抬起头,看到是李长青,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

    她对这个不久前还在批斗会上挨斗的同村青年印象深刻,更听说了他挖宝参、组织收山货的事,觉得他身上有种和村里其他年轻人不一样的沉稳和……神秘感。

    她点点头,声音清脆却带着冻僵的颤抖和一丝拘谨

    “谢谢……谢谢李同志提醒。”

    说着便和同伴赶紧去找木板。

    李长青这才利索地爬上房顶,和大哥一起,用木锨将厚厚的积雪大块大块地推落到院里的空地上。

    他动作熟练,下铲精准,推雪有力,干起活来有条不紊,仿佛对这寒冷的天气和沉重的积雪早已习以为常。

    孙卫东和其他几个男知青在下面奋力清理落下的雪堆,女知青们则按照李长青说的方法,用木板推雪,果然比之前用簸箕扬省力多了,效率也明显提升。

    清雪的间隙,李长青的目光总会不经意地扫过林晓梅。

    看着她不叫苦不叫累,虽然动作生疏却极其认真,偶尔和同伴低声交流几句,声音温和而坚定。

    他想起前世关于她的一些模糊记忆,家境似乎不错,父母是知识分子,下乡后一直努力适应农村生活,后来恢复高考后考回了城里,人生轨迹与他再无交集……这一世,既然重来,他绝不能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