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17章 巧遇公社苏主任  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卷 第17章 巧遇公社苏主任 (第3/3页)

 “长青,开春后要是需要人手,或是你们那山货有啥富余的,跟你堂哥说一声,咱靠山屯这边也能帮衬着点。”

    这话让李长青心里一动。

    “靠山屯比小河村更靠近林场,信息更灵通,这或许是条未来的辅助线路。”

    他连忙敬了姑父一杯:“谢谢姑父!有需要的话一定麻烦您和堂哥!”

    与此同时,小河村知青点里,林晓梅收到了上海家里的来信和包裹。

    信里母亲苏婉如,照例叮嘱了她注意身体、积极表现,字里行间透着牵挂,也隐约透露出父亲林泊谦在学校的处境依然微妙,希望政策能越来越好。

    包裹里除了糖果、肥皂等紧俏品,还有几本新出的《科学种田》小册子和一支新钢笔。

    林晓梅抚摸着光滑的笔杆,心里暖暖的,也有些酸楚。

    她小心的收好东西,看到同屋的女知青张丽在和面准备包饺子,便主动过去帮忙。

    “晓梅,你家里条件真好,又寄东西来了?”张丽羡慕地说。

    林晓梅淡淡一笑:“就是些常用的东西。”

    她手下利索地擀着饺子皮,心里却想着

    “李同志他们去拜年,路上不知道顺不顺利……晚上他们回来,这饺子应该还能剩下些,要不给他们送点过去吧?”

    村里,赵大山提着个小酒壶,溜达着到了李长青家。李守山正坐在炕上抽旱烟,见老伙计来了,忙招呼

    “大山来了?快上炕!”

    “守山,一个人在家冷清吧?我来陪你喝两盅!”

    赵大山晃了晃酒壶

    “尝尝我泡的参茸酒。”

    两个老哥们儿盘腿上炕,就着一碟炒黄豆喝起来。

    赵大山说:“守山啊,你可有福气咯,长青这娃子是真行!有头脑,有担当,将来肯定能成事!”

    李守山叹口气,又带着欣慰:“是啊,这孩子长大了……就是建军那边,唉……”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看开点。长青心里有数的,亏待不了他哥。”

    赵大山抿口酒接着说

    “开春我带着他,把这十里八乡的山头都摸透了,路子准定越走越宽!”

    屋里酒香弥漫,充满了老哥俩对未来的期盼。

    李长青在姑妈家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又和堂哥表弟们聊了会天才告辞回家。

    路上,他回味着苏主任的推荐和姑父的话,心里对开春的规划越发清晰。

    “培训班是个好机会,不仅能学知识,还能结识其他村里有想法的人。靠山屯这边,也许能发展成一个小型的集散点……”他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回到村口时,天色已近黄昏了。

    远远的,他就看见林晓梅站在知青点门口,似乎在张望着什么。

    看到他回来,她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快步走了过来,手里还端着个小碗

    “李同志,你们回来了?我们下午包了饺子,就想着给你们留了一碗,还热着呢。”

    李长青愣了一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林知青,太麻烦你了!这怎么好意思……”

    “没事没事,你们也尝尝我们的手艺吧。”

    说完,林晓梅把碗递到他手里,脸颊微红,转身就往回跑。

    看着手里那碗还温热的饺子,李长青觉得,这个年过得格外充实和有盼头。

    人脉、信息、知识,还有这份悄然萌芽的暖意,都是比金钱更宝贵的财富。

    他对1971年的春天,越发充满了期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