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第20章 家和万事亲  重生1970:我在长白山里走山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20章 家和万事亲 (第1/3页)

    时间转眼来到正月二十一,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虽然太阳明晃晃地照着,但积雪消融会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反而觉得比前几日更加寒冷刺骨。

    屋檐下的冰溜子滴滴答答地淌着水,在地上砸出一个个小冰坑。

    “长青!走啊,去月亮泡子碰碰运气!看看冰层咋样了!”

    赵大山裹着厚重的老羊皮袄,扛着冰镩和渔网,带着王铁柱和孙卫东站在院门口喊。

    李长青应了一声,拎起早就准备好的工具跟了出去。

    孙卫东还背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纸笔和个破旧的温度计,说要记录冰层厚度和水温,惹得王铁柱直笑他

    “卫东哥,你这架势,跟公社技术员似的!”

    月亮泡子是村外不远的一个小湖泊,因形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它静静地卧在山坳里,四周是落光了叶子的白桦林和柞树林,冬日里,湖面冻得像一大块完整的、凹凸不平的毛玻璃,靠近岸边的冰层里冻结着枯黄的水草和气泡,泛着幽幽的光。

    靠近向阳的湖岸边,积雪已经化开了,露出黑褐色的泥土和枯草。而背阴处,厚厚的白雪依然覆盖,与灰蓝色的冰面形成鲜明对比。

    冬天的湖水冻得很结实,村民们可以凿开冰层,下面往往藏着肥美的鲫鱼、草鱼,是改善伙食的好机会。

    他们到地方的时候,湖面上并非空无一人,远处已有几个模糊的人影,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凿冰声和断断续续的交谈声,看来也有老把式趁着化雪前来碰运气。

    赵大山经验老到,他没有立刻动手,而是像个老猎手巡视领地一样,背着双手,在湖面上来回踱步,时而用脚跺跺冰面,侧耳倾听回声。

    时而蹲下身,仔细观察冰层里的气泡纹路和冰面的颜色深浅。

    “冰面颜色发青发黑的地方,往往冰层更厚实,下面的水也更深一些。”

    赵大山一边查看,一边给李长青他们讲解着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

    “瞅见没?那边冰层里有一串串的小气泡,像珍珠链子似的,那可能是水底有水草,或者有鱼群活动过的痕迹。”

    最终,他在一处离岸稍远、冰面颜色比较深,隐约可以看见密集气泡的地方停了下来,用力踩了踩,满意的点点头

    “就这儿了!你们听,脚下有空音,说明冰层下面不是实心的,水是活的!说明底下有货!”

    “都过来,咱们轮流着来,别使蛮力,稳着点!”

    赵大山挽起袖子,哈了口白气,率先抡起了冰镩。沉重的冰镩尖头砸在坚硬的冰面上,溅起细碎的冰屑,发出锵锵的脆响。他动作沉稳有力,每一镩都落在合适的位置,凿出的冰洞边缘整整齐齐。

    李长青接过冰镩,他年轻力壮,力气足,镩头落点的位置更准,效率也高了许多。

    他干着活,心里却有种异样的感觉,他的指尖紧握镩柄,每次震动传来的时候,似乎能隐约感受到冰层下水流微弱的涌动,甚至能模糊的感知到有生命的迹象在下方某个区域聚集。

    他不动声色地引导着凿冰的角度,使洞口更偏向那个让他感觉有货的方向。

    王铁柱力气最大,负责将凿开的大块冰块用冰钩子拖出来,扔到一边。

    孙卫东也没闲着,他拿出带来的木尺,认真地测量着冰层厚度,又拿出那个破旧的温度计,贴在冰面上和放入冰洞里测水温,一丝不苟地在本子上记录着

    “正月二十一,午时,月亮泡子湖心偏东,冰厚一尺八寸,冰面温度零下五度,冰下水温近零度……”

    噗嗤一声

    冰层终于被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