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那是我儿子 (第2/3页)
试试新色号?擦上立刻不一样!”
林知微最后买了两瓶指甲油,一个珊瑚粉,一个酒红色。价格比商场便宜一半。
“个体户这个词,现在还是很敏感啊。”她边走边若有所思。
“比以前好多了。”吴雨桐压低声音,笑着回答,“以前这叫投机倒把,要坐牢的。现在至少不抓了。”
“时代在变。”林知微说,“你看新闻了吗?北京的‘大碗茶’都上了报纸,说是勤劳致富的典型。”
吴雨桐知道她说的是什么。
前段时间,北京几个返城知青在前门摆摊卖大碗茶,一分钱一碗,生意特别好。开始有人说他们这是资本主义尾巴,后来上面表态支持,说这是自力更生、解决就业的好办法。
“广州比北京更开放。”吴雨桐说,“高第街晚上这么多摊位,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但只要不出大乱子,就不会管。”
一种不被允许却顽强生长的活力,生机勃勃地在夜色里蔓延。
-
林知微和周译回到家,推开门的那一刻,都愣住了。
家里静悄悄的,没有往常孩子们的吵闹声,也没有奔跑过来的小身影。
只有悠悠一个人半躺在沙发上,光着脚丫子,嗦着冰棍儿,手里还翻着一本书。
听到开门声,悠悠抬起头,慢悠悠地站起来:“姐,姐夫,你们回来啦。”
“悠悠?”林知微放下行李,“就你一个人在家?”
“是啊。”悠悠伸了个懒腰,把冰棍儿的木棍扔进垃圾桶,“意外吧?”
“安安和南南呢?”林知微下意识地往房间看。
“孩子们睡了吗?”她又问。
悠悠笑了,眼睛弯成月牙:“安安和南南跟他们爷爷去北戴河了。”
“什么?”林知微和周译异口同声。
“去北戴河了。”悠悠重复了一遍,“三天前走的。安安爷爷说要带他们去看海,玩沙子。”
她顿了顿,又补充:“攸宁跟同学踢球去了,要晚上才回来。”
悠悠歪着头,一脸促狭:“是不是没想到?家里只有我在迎接你们。”
林知微和周译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走的时候,明明说好了最多一周就回来。结果现在回到家,孩子们都被带走了。
“他们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周译问。
“说了。”悠悠指指电话旁边,“那个,电话旁边有张纸条,是北戴河那边的电话。昨天姨夫刚打过,说让你们回来也给那边打个电话。”
周译走过去,果然看到一张纸条,上面是周容与工整的字迹,写着北戴河的电话号码。
他立刻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接通了。
“喂?”是周容与的声音。
“父亲,是我。”周译说,“我们刚到家。”
“哦,回来了。”周容与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得有些过分,“路上还顺利吧?”
“顺利。父亲,您怎么突然带孩子们去北戴河了?”
“天气热,带他们去海边凉快凉快。”周容与淡淡地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